内蒙古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这种良好发展局面的保持,离不开“共同富裕”的法宝。自治区成立以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减少贫困人口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缩小贫富差距,激发贫困地区的致富活力,各族草原儿女“一道迈入小康社会”的梦想越来越近。 向“贫中之贫”宣战 为吃喝犯愁、为看病犯愁、为孩子上学犯愁……20世纪80年代初,内蒙古农牧区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6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67%,太多人对“贫困”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内蒙古地区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偏远地区、生态脆弱区等于一体,全区有一半以上的旗县戴着贫困的帽子,有8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自治区成立以来,面临着沉重的贫困人口压力,内蒙古党委、政府在全区范围内迅速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随着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积极实施,贫困面逐步缩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打响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 截至2016年底,全区贫困人口减少到55.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1%,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明显改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上百万贫困群众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这份成绩单凝聚了内蒙古历届党委政府、各族人民群众的智慧和辛劳,来之不易。 向青山绿水约定 无边的大草原,茫茫的戈壁滩,巍巍的兴安岭……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然而,这里环境封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贫困分布与生态脆弱高度耦合,加速发展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更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进入新世纪,内蒙古把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扶贫移民和生态移民工程,扶持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三少”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改善生态和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地区特色产业以及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使老少边穷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劳务输出、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建设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一系列精准扶贫工程在内蒙古大地上迅速推进。2016年,精准到户的产业发展项目达到4067个,12.5万户、29万贫困人口得到扶持。 在小康路上行稳致远,让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既需要外部助推,更需要激发内生动力。 当前,内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多集中在民族聚居区,这里发展底子差、脱贫门路少,更需要外援,通过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多种途径,在资金、项目、人员上得到更多支持。2017年,中央、自治区、盟市、旗县四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高达100亿元、撬动金融和社会资金100亿元、整合财政涉农涉牧资金100亿元、小额扶贫贷款新增150亿元以上。大量真金白银的投入,让贫困地区得到实在的帮扶。 与外援相比,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民族地区的绿色产业,提高产业结构层次,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今年以来,内蒙古各地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牲畜托养、扶贫资金量化折股等方式,将资产、资金入股到经济效益好、经营能力强的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或企业,从而获得稳定的资产收益,取得较好的效果。 拔穷根勿忘保护好一草一木,这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要守住的底线,是对青山绿水的约定,更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 向父老乡亲承诺 2017年力争再减少贫困人口20万以上,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国贫旗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这是自治区党委对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靠党员干部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真正把中央和自治区的好政策落到贫困群众身上。内蒙古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自治区及各盟市、旗县全部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38位省级领导“一对一”联系38个贫困旗县,409名盟市级领导1852名县处级领导分别联系贫困苏木乡镇和贫困嘎查村,攻坚期内,贫困旗县党政正职不脱贫不调整,驻村工作队不脱贫不撤离,帮扶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 责任压实,方法对路,活力激发,传统的扶贫模式也得到改造升级,自治区将扶贫资金下达到旗县,建立起了权力、责任、资金、任务“四到旗县”和规划、项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户”的工作机制,结束了20年来扶贫项目由自治区审批的历史。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在最关键的攻坚拔寨期,7239个帮扶队和4万多名干部驻扎在大草原的农村牧区,和农牧民一起找路子、拔穷根。 拥有最湛蓝的天、最清爽的空气、最明澈的水、最灿烂的阳光、还有最幸福的笑容,这是草原儿女深深期待的小康生活。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