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举行
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受阅部队。
河北:留守娃感受“非遗”皮影戏
暑假期间,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旧店小学免费开设皮影戏小课堂,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冀南皮影戏民间艺人为当地的留守儿童介绍皮影戏知识,并教他们制作皮影、表演皮影戏,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河北:传承泊头火柴制作技艺
2006年,曾是亚洲最大的火柴生产企业的泊头火柴厂宣告停产。同年,17岁起就在泊头火柴厂从事刷磷工作的田向农召集30余人办起泊头市明光火柴厂。
如今,明光火柴厂在生产传统民用火柴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壁炉专用火柴、珍藏工艺礼品火柴等一系列火柴品种。年产各类火柴2万余箱,除供应国内市场外,产品远销美国、荷兰、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让传统火柴制造业再现生机。
走向现代的蒙古族服饰
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王艳兰是服装设计师,经营着一个服装设计工作室。目前,她正不断尝试在现代婚纱礼服中融入蒙古族服饰的元素。王艳兰说:“现在的蒙古族姑娘更加偏爱传统与现代兼具的民族服饰。现代与民族元素相融合的服饰越来越多地被大众接受。”
萌娃边防找爸爸
7月25日,在新疆公安边防总队奇台边防大队,警官与家属一起玩亲子篮球游戏。
当日,新疆公安边防总队昌吉边防支队奇台边防大队邀请军属带着“军娃”来到警营,孩子们体验叠军被,参观警务装备,一起玩游戏,和爸爸度过难得的“亲子时间”,在温馨团圆的氛围中,共同迎接“八·一”建军节的到来。
七旬土家老人杨仲轩的“掌墨”情怀
7月25日,在湖北省宣恩县高罗镇龙河村吊脚楼修建现场,杨仲轩用“墨斗”的墨汁在木板上画线,用于辅助打眼。
他是一名普通的土家族农民,却已为乡亲们主持修建了近200栋吊脚楼;他的足迹遍布湘、鄂、渝、黔等地的土家族聚居区,人们亲切地称他“掌墨师”。他叫杨仲轩,今年71岁,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西坪村。
吉林松原对地震损坏烟囱进行拆除
7月23日7时13分,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发生4.9级地震。
受地震影响,松原市宁江区有三处供热烟囱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7月24日,松原市组织有关部门会同专家对烟囱制定拆除方案后陆续拆除,消除安全隐患。
葡中首条直航航线成功首航
7月26日,北京首都航空一架空客A330飞机飞抵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温贝托·德尔加多机场。葡萄牙和中国首条直航航线杭州-北京-里斯本航线26日首航成功。经过13小时的长途飞行,北京首都航空公司一架空客A330飞机当天上午安全抵达葡首都里斯本温贝托·德尔加多机场。
走近“芒篙”面具制作师
7月22日,在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吉曼苗寨,两名苗族姑娘与一名戴着“芒篙”面具的青年合影。芒篙是融水苗族同胞的山神,每年新春,苗族青壮年都会装扮成芒篙,为人们送上新春祝福。2016年,“苗族芒篙节”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装扮“芒篙”需戴面具、披芒草,每一个面具都由面具师傅精心制作而成。面具以质地轻软的木材为原料,经过选料、锛刻、上漆、装饰等步骤制作而成,仅锛刻、上漆和装饰几个步骤就要耗时两天以上。融水县安陲乡吉曼苗寨的村民梁荣华是一位“芒篙”面具制作师,他从20岁起学习制作面具,经过30多年的不断钻研和磨练,已成为当地面具制作的佼佼者,2012年获得全县“十佳民间艺人”称号。
种植食用菌有“真经”
7月22日,吴战科在木耳种植大棚内采摘白木耳。河南省栾川县庙子镇老张村的农民吴战科今年48岁,自1988年开始探索菌类种植,如今已经是栾川县一家专业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在他的带动下,周边50多户群众加入到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主要种植蛹虫草、木耳、猴头菇等菌类,每户年均收入3万余元。
高温下的坚守
7月24日,西安铁路局新丰镇机务段机车电工在检查入库机车电器。高温天气下,劳动者们顶烈日、迎热浪,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
紫玉金砂 匠心传承
7月28日,参加浙江长兴县水口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紫砂创业培训班的学员在浙江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吴伟华的指导下学习紫砂雕刻技艺。
当日,浙江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紫砂创业培训班开班,吸引许多爱好者前来学习。长兴县是浙江省紫砂工艺品的主要产地,紫砂壶烧制技术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飞“阅”金色响沙湾
响沙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这里沙丘连绵不绝,一望无际。2011年响沙湾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前来观赏游玩。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发挥区内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旅游业,重点打造包括响沙湾旅游景区在内的多个品牌旅游景区。
【图片故事】长白山下采参人
位于长白山腹地的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是人参的主要产地之一,年过六旬的崔长安便是这里的一名“参把头”,采参已有40多个年头。他告诉记者,当地人把进山采参称为“放山”。每年立秋前后,正是适宜采挖野山参的时期,采参人便会集体进山,在茫茫林海间寻找野山参的踪迹。
蒙古族皮雕画艺术馆开馆
当日,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的蒙古族皮雕画艺术馆开馆,馆内设立了皮画记忆、艺术观赏、传承互动等空间,游客可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游牧文化,学习皮雕画制作技艺。皮雕画也被称为“软浮雕”,最早可追溯到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时期。最初的皮画主要是在动物皮革上,经过雕刻、烙烫、彩绘而成,以羊皮地图、简单的装饰画最为常见。2016年皮雕画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陕西榆林:受灾群众积极自救
陕西榆林“7·26”洪灾使绥德县城低洼地带遭到淤泥堆积,沿街店铺、小区等均受到严重影响。28日晚间,绥德县降雨量逐渐减小,很多群众积极开展自救。
动静相宜
7月28日,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岛一码头,一艘渔船驶离码头。
四川道孚:藏区群众欢庆安巴农耕文化旅游节
7月29日,来自四川省道孚县尼措片区的藏族群众在表演锅庄。当日,来自四川省道孚县各地的上万名藏族群众在道孚中学载歌载舞,欢庆第三届安巴农耕文化旅游节。安巴在藏语中是五月的意思,藏历五月正值农闲时期,藏族群众都会举行各种活动,祈祷风调雨顺,吉祥平安。
贵州开阳:十里画廊别样美
贵阳市开阳县“十里画廊”景区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在受到本地游客的青睐的同时,也逐渐成为省外游客的旅游热点。据悉,贵阳市开阳县“十里画廊”沿县内清龙河两岸的凤凰寨、河湾平寨、龙滩坝、马头寨、坪寨、水头寨、王车等村寨而建,以田园风光为载体,结合少数民族风情以及水东土司文化,呈现别样风情的“十里画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