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投资理财日益走进普通百姓生活,许多老年人也将自己的养老钱投入其中希望增值。但现实中,名为投资理财实为非法集资的案例频发,不少老年人深受其害。 7月26日,北京老年维权服务工作站举办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座谈会。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一些理财公司以投资老年公寓、机场、高铁等为幌子,以“高收益低风险”为诱饵,骗老年人投资理财,致使不少老年人血本无归。专家提醒,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以免落入理财陷阱。 虚构项目哄骗老年人 今年81岁的北京市民何先生和老伴辛苦一辈子,攒下几十万元存款,老两口本想着用这些钱给女儿买房凑首付款。2016年5月,北京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业务员在北京市丰台区云岗大卖场外向何先生推销理财产品。 “当时业务员跟我说,他们公司是个实体公司,注册资本达2000万元,投资的是丰台区西山老年公寓项目。项目马上建成,把钱借给他们没有风险,而且借款期限只有3个月,月利率达3%。我想3个月期限应该没有什么风险,而且还能为女儿买房多凑一点首付款,就借了30万元给他们。”何先生对记者说。 何先生表示,签订合同后的第一个月,该公司确实如约给了他9000元利息,但第二个月就不再给利息。“我一看到时间了还没给我利息,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赶紧给业务员打电话询问,谁知业务员的手机竟关机。我就更着急了,便找到公司的办公地,可发现该公司的办公室已经关门,人去楼空。” 无独有偶,今年79岁的李先生则被一家理财公司骗走了235万元。李先生是北京某高校的退休教授。2013年的一天,李先生到北京某银行咨询理财投资的项目。接待李大爷的投资经理向他推荐了一个叫“华夏投资”的基金公司,说这个公司投资的是新机场项目,是银行自己的理财项目,不仅可靠,年利息还可以达到12%。 基于对银行的信任,李先生在该理财经理的介绍下对该项目进行了投资。然而,等到2015年,约定好到期返利,公司却声称没有钱支付利息。 李先生觉得不对劲,经四处打听得知,和他有同样遭遇的有40多人,一共向这个项目投入了1亿多元。后经了解,该银行名下并没有这个理财项目,而是接待李先生的理财经理和银行外的投资公司勾结,将李先生等银行客户介绍给了这个所谓的基金理财项目。 骗术五花八门防不胜防 记者了解到,除了虚构“高大上”的项目、承诺高收益率之外,理财公司的骗术还有很多,老年人难以防范。 张志友律师介绍说,有的老年人经不住骗子高收益诱惑,购买了理财产品。在理财公司业务人员的“指导”下,他们又将项目介绍给身边的亲朋好友。然后,业务员对老人许诺拉人头给予几个点的提成。有的老人经不住提成的诱惑,又介绍身边更多的人购买理财产品。一旦被骗,不但自身遭受损失,也让亲朋好友成为受害者。 北京老年维权服务工作站负责人、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主任佟丽华告诉记者,一些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时,相比以前警惕心还是提高了很多,比如会查看公司的注册资本和注册地址等信息。但囿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还是会被理财公司欺骗。 “在现实中,很多老年人仅凭公司巨额的注册资本就轻信公司具有较强的履约能力,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认识误区。注册资本分为实缴出资和认缴出资,很多公司所显示的注册资本大都是认缴出资,实际并未足额出资甚至是零出资。”佟丽华说。 记者注意到,与何先生签订借款合同的那家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但实际上实缴资本金为零。 佟丽华还介绍说,现在还有一些理财公司为了打消老年人的顾虑,在给老人介绍投资理财时,表示可以找担保公司为其借款提供担保。但很多理财公司用自己投资的子公司或者其他关联公司作担保。 老年人投资可多听子女意见 “老年人选择将自己的养老钱用于投资理财时,大多是被集资人许诺的高额利息所吸引。殊不知当老年人看中骗子的高回报时,本金已经岌岌可危。”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志友对记者表示,还有很多企业打着投资养老公寓、机场、高铁等旗号,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实际上这是非法集资。老年人容易被这些“高大上”的项目所吸引,但其实这些项目大多是不法分子虚构的,本身并不存在。 “当然,有一些老年人投资理财时,发现公司到期未偿还借款本金或者利息,就去找公司交涉,可是一些业务员会用花言巧语‘托’住老人,等老人实在撑不下去准备报警时,公司早已人去镂空。”佟丽华说,老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发现被骗,集资人可能涉嫌非法集资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张志友律师则提醒说,老年人在投资时,也要多听听子女的意见。另外,我国对金融机构实行的是准入制,从事金融业务要取得金融许可证,没有取得金融许可证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如果有理财公司向老年人募集资金,老年人首先应在银监会的金融许可证信息网上查询平台查询企业是否具备金融许可证,以免权益受损。(记者 杨召奎) |
相关阅读:
- [ 07-28]聚焦以房养老骗局:老人们已签文书想拿回房很难
- [ 07-28]北京一小区建养老驿站公厕被圈 业主质疑选址不合理
- [ 07-27]福建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出炉 探索近家短期住养服务模式
- [ 07-23]新罗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全面启动
- [ 07-23]福建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