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分宜县吹响全域旅游号角 助推江西建设旅游强省

2017-07-25 15:48:00  来源:中国江西网  责任编辑:陈曦 陈曦  
分享到:

访谈现场

“一核两翼五区”打造江西全域旅游示范县

腾讯网王欣欣:围绕新余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目标,分宜作出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李逸翔:县里提出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我们做了很多基础工作包括聘请专家做科学规划,确定了“一核两翼五区”的总体布局。“一核”是打造以麻纺特色小镇为核心的主城区,并按照4A级景区的要求改造提升整个城区,把城区当作景区来打造,发挥城区的核心带动作用。“两翼”就是南北两翼,南翼是指南部山水养生旅游组团;北翼是指北部溶洞田园旅游组团。“五区”是指夏布文化旅游区;传奇姻缘旅游区;森林养生旅游区;梦幻田园旅游区;钤阳湖畔慢生活旅游区。

围绕上述布局,县里提出近三年思路和目标,概括为:一年打基础,两年出示范,三年成样板。

一年打基础。完成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并实施,同时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现有的旅游景点。近两年我县总共整合项目资金近10亿元,对全县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水平、旅游品牌宣传等方面进行了整体的包装、策划和提升,县里这两年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每年都以30%以上的增速在增长,旅游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同时,我县还在规划修建大岗山、分安线(G220)等多条旅游公路,分宜通用机场高空旅游项目,本周也即将签约,这是我们做的打基础的工作,我们也有信心打好打牢这个基础。

两年出示范。按照示范区创建要求,重点打造麻纺特色小镇、龙舟文化古镇、防里古村、枣木山公园、以及县城区的文化三馆等一批高品位、上档次、有特色的旅游景点,还要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特点鲜明的乡村旅游景点,推出具有分宜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

三年成样板。我们制定了这么一个目标:用三年时间(到2019年),力争创建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5个,打造旅游特色乡镇5个,精品旅游村10个,旅游接待人次超过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要超过50亿元。要构建开放有序、业态多元、产品丰富、协调发展的大旅游发展体系,要创建全省旅游强县,并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让家乡更美群众更富经济更强

中国台湾网记者尹赛楠:全域旅游让整个城市、乡镇都变成一个景区,有助于优化环境,提升当地公共服务功能。分宜县在发展全域旅游方面,如何让更多群众受益?

李逸翔: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最终发展的成果还要人民共享,旅游也是一样。旅游产业是经济发展生力军,也是群众致富助推器。我们推进全域旅游,不仅要发展旅游产业、提升城乡品质,还要让所有分宜百姓群众成为旅游产业的参与者、受益者,让他们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要让家乡美起来。把分宜作为一个大的景区来打造,将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农业和全域旅游发展统筹规划,合力并进,把分宜“美”的元素融入到每一块街区、每一个集镇、每一个村落。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使城乡处处显山露水,体现分宜特色。

二、要让群众富起来。通过“打旅游牌、吃绿色饭、发生态财”,开发更多特色旅游商品,为百姓提供“不离乡、不离土”的就业创业机会,变美丽风景为美丽经济。这里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的特色麻纺产业,我们专门聘请中纺院做产业规划,提出将麻纺产业定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富民,就是用5-10年时间,让全县三分一的人(10万)的人在这个产业上创新创业和就业;强县,就是到“十三五”期末,麻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亿元。特色,就是要打“创新”、 “绿色”、“时尚”牌,实现产业从集聚到集群再到集约发展。目前,我们在苎麻种植、剥麻机械攻关以及平台建设、“龙头企业+卫星工厂”模式探索、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品牌创建等整个全产业链上,求突破、谋发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在继续在全产业链上做强做大的同时,加快“龙头企业+卫星工厂”模式的推广,构建“大工厂、小市场”,让更多的百姓在家门口,甚至在家里头就业。

三、要让经济强起来。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发挥旅游带动作用,将旅游元素植入一、二、三产集约发展,按照农业围绕旅游提升、工业支撑旅游做强、文化联姻旅游做大、城市结合旅游做美这条路径,推动旅游产业全域布局。到2019年,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15%以上,让旅游成为助推新余市建设“三区两典范”和我县建设分外宜人地、天工开物城的有力抓手。比如说,我们麻纺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和主要目的,一是要挖掘和彰显文化,第二是壮大产业,第三是提升城市品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