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大筐”里,东西越装越多。如今,衣服、手包、珠宝这样的个人物品也被共享模式瞄上了,共享珠宝更是刚刚冒出头,还有了一批忠实粉丝。用较低的价格佩戴各式各样的珠宝,是一些爱美女士的消费新选择。 但珠宝流通共享的新法子,能否一扫现如今传统珠宝零售以及电商销售不太景气的颓势?其实,多数披上“共享”外衣的珠宝平台,走的还是“伪共享真租赁”的套路。此外,会费押金高,租赁习惯尚未养成,珠宝的真伪、质量和卫生等问题,都让光彩夺目的共享珠宝蒙上了一层暗影。 不限量限次但佩戴门槛高 “看中了2万元的一枚戒指,可我得先付21280元!”首次在一家珠宝共享平台下单的消费者范女士说,进平台得先缴纳1280元的会员年费,想租某一款珠宝还得支付等额的押金,“怎么算账都有些不划算。” 记者观察到,目前网上已兴起数家珠宝共享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即可下单,平台均标榜“高端珠宝不再遥不可及”或“零压力换戴轻奢品牌珠宝”,吸引用户充值会费。 但事实上,每月几百元不等的会费是无法退款的,进行共享交易需缴纳和所选物品相同或略有折扣的押金,动辄千元至万元,归还珠宝后押金才可返回。在一家名为“易戴易美”的平台上,会员费为每个月199元、299元和399元不等。 另一种模式的珠宝共享虽然没有会费,但如要下单,需要使用平台上的“宝额”,可通过现金充值或是闲置珠宝置换。例如根据平台“幸福纪”规定,用户的珠宝佩戴时间、调换次数、佩戴款式及数量没有限制,使用结束后等额的押金额度解冻,一次充值后可终身体验,充值金额将作为用户的终身服务费。因此,如要选择一件4100元的DIOR耳钉,也需支付同样的价格作为“宝额”。 消费频次低的用户难买账 不论是“以租代售”的会员制共享,还是充值“宝额”做服务费的共享,首次支付价格高,成了用户关于共享珠宝的消费初体验。 “通过共享的概念吸引用户,以此来促进自营产品的销售,这不是共享,只是租赁,线下店早就有这样的案例了。”一位珠宝行业从业者透露,其实在国外,珠宝等奢侈品租赁早已非常火热,但受制于国内用户对于珠宝更想“拥有”的消费诉求,加上购买珠宝分期付款方式越来越流行,珠宝租赁的生意并不好过。 多数消费者对共享珠宝的模式也并不买账。白领陈女士表示,如果因为参加活动急用而自己的经济实力不太允许的情况下,才会考虑通过这样的方式租戴珠宝,但不会长期续费。 不过也有一部分喜爱佩戴不同款式珠宝的消费者认为,用一件的价格或是价格合适的年费来不限次数地换戴大牌珠宝,还是划算的。孟女士算了一笔账,每年只要花1000余元,就可以不限次佩戴平台上的任何珠宝,看好了哪一件可放弃等额的押金直接购买,不管怎么算都比商场购买要合适。 然而记者在多个共享平台上发现,页面上并没有介绍珠宝的真假和卫生情况,一些大牌珠宝的库存也很有限,经常显示“抢光了”的字样,能提供给消费者的选择并不比商场多。 珠宝分期模式或将破局 “和衣服并不一样,珠宝的耐磨损和保值能力强,在个人家里一直闲置并不利于保养。”在“幸福纪”创始人佟家辉看来,把家里的闲置珠宝盘活,放在共享平台上流通,能够减少用户的浪费现象,用户可以用最少的投入和最短的时间佩戴更多喜欢的产品。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史洪岳表示“对珠宝共享模式十分期待”。他说,通过租赁或互换的形式实现共享珠宝平台的搭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年轻消费者的经济负担,这对珠宝行业和商家潜在的好处巨大。 珠宝共享看上去解决了用户消费痛点,但由于多数平台因规模较小且尚在起步阶段,用户体验并不太好,尤其是卫生问题堪忧,目前现有的共享珠宝平台都没有公示对珠宝清洗和消毒过程。 要把巨额押金投入平台,这也让多数消费者为之担忧,事实上,有的珠宝共享平台会在完成资本聚拢后投资其他产业,押金正是一大来源。“一些平台打着珠宝共享的名义干吸纳资金的业务,这样的模式存在风险,破坏了整个共享珠宝行业。”佟家辉呼吁,平台应先专注于共享平台的打造,下一步“幸福纪”将和银行合作采用分期付款方式,降低平台进入门槛。 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分期也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但超低首付的分期付款才是提升珠宝消费的关键所在,将成为平台拉拢年轻用户的重要方式。 |
相关阅读:
- [ 07-24]男孩骑共享单车遇车祸身亡 家长索赔878万
- [ 07-24]“天价索赔”警示共享单车做好安全防范
- [ 07-24]粤澳召开联席会议推动水上交通数据共享与技术交流
- [ 07-24]小区谢绝共享单车 谁之过?
- [ 07-24]美媒关注中国共享经济正繁荣:中国从不缺创新精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