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习主席训词:打造军事人才高地的总动员

2017-07-20 18:46:24 王传宝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赵舒文  
分享到:

作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导 王传宝

7月19日,习主席向新调整组建成立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授军旗、致训词。这三所重量级单位的调整组建完成,标志着作为这轮被坊间称为史上最牛军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

在训词中,习主席对此次新调整组建军队教学、科研三个重量级单位的意义用了三个份量极重的词组来定位:“重大决策”“战略举措”“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字字千钧,字面背后的无形力量,可以有无数解读,或许,以未来为视角,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号令发出后,中国军队人才培养的革命性变化。

如果我们以时间点为切片,可以清晰地看出习主席对军队人才培养念兹在兹的殷切期望。

2012年12月,习主席将“强国梦”引申为“强军梦”,强调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2013年3月,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强国梦离不开强军梦,强军梦靠强军目标来落实。实现强军目标,则需要一支世界一流军队。而一流军队,怎么能没有一个一流军事人才的高地?

2013年11月5日,习主席在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就指出,努力把国防科大办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2016年3月23日,习主席视察国防大学时明确提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军院校建设必须有一个大的加强”。由此可见,强国梦、强军梦、强军目标、世界一流军队、世界一流人才,是一个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闭环。

同年同月的13日,习主席接见军队人大代表时,同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亲切交谈,询问科研项目最新进展--而就在两个多月前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主席曾亲自为马伟明带领的科技创新团队颁奖。同年4月20日,习主席首次以军委联指总指挥身份,身着迷彩服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要求全军采取超常措施,多管齐下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尽快有一个大的突破。从这两个细节,足以看见习主席对一流军事人才的重视之甚、期望之高。因此,2017年的7月19日主席发布的训词,则是他念兹在兹的世界一流人才观的逻辑结果。

习主席在训词中,对新组建调整成立的我军三个重量级教学科研单位,习近平主席这样评价--军事科学院是全军军事科学研究的拳头力量;国防大学是培养联合作战人才和高中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基地;国防科技大学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拳头力量、重要基地、创新高地,是培养和产生一流军事人才的根本之所在。此次调整和重组,就是着眼于世界一流。一流的内涵,就是由拳头力量、重要基地、创新高地引领铸就。调整就是理顺关系,科学规划人才培养的体系;重组就是整合资源,去粗取精,形成优势力量,打造一个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地,统帅全军其它教学、科研单位,共同建构一个完整而科学的体系。

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人民军队最高统帅,习主席的建军思想,已成一个体系。作为这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则有着独特的份量。习主席对具有重大战略地位的三个重量级单位的训词,核心就是“世界一流”。达到世界一流的高标准、严要求,就要具有与世界其它一流军队的战力和水平。因此,必须以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为指归,同时更要体现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特色,时时牢记“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的宗旨。谋世界一流,就必须刀口向内,坚定推进改革。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发展的每一步,都应置于改革大视野中考量定位。以改革精神推进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创新发展,部队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未来战争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今日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演变的浪潮中,人民军队“两个能力不够”、“两个差距很大”的问题亟待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来体会习主席的训词,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最高统帅清醒冷静、谋深虑远的战略考量。

如果说,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方略,是人民军队的“诗和远方”,那么,一支世界一流的人才队伍,则是抵达彼岸的“桥和船”。成为世界一流,是要求,更是号令,同时这也是打造军队人才高地的一次总动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