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圆桌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孕育新动能

2017-07-19 20:50:1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重塑新的比较优势,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当前我国出现的区域经济增长分化的基本态势,您认为原因有哪些?您如何看待这种区域分化?

孙东海: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找原因。从历史角度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不是站在同一起点上的。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是从沿海向内地梯次推进的,东部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在赢得政策支持、融入全球化进程、集聚各类生产要素等方面早于中西部、优于中西部,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其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已领先中西部许多,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普遍好于中西部地区。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例,江苏有4.7万家、广东有4.1万家、浙江和山东各有4万家,而中西部地区的河南有2.3万家、安徽有2万家,其他的省份都在2万家以下。这种差异既反映了发展水平的分化,也影响着未来的增长潜力。

从现实来看,在面临增长阶段转换、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挑战下,东、中、西部地区的增长动力也出现了分化。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的地区,经济增长稳健、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和新动能发展空间很大。以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为代表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比较集中的省份,属于加工制造业密集型的地区,增长动力还比较充足。以东北三省、山西、河北为代表的资源型产业比重较高的地区,面临着艰巨的转型压力,培育新动能需要较长时间。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一些积极性的变化,一些资源型省份扭转了2013年以来的下行趋势,实现了经济触底回升。如今年一季度山西GDP增长6.1%,创近3年来一季度最高增速和最好开局。吉林GDP增长5.9%,实现平稳开局,回到了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开始步入了增长的正常轨道。

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乃至区域文化的差异,加之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转型,出现区域经济增长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现象。这种现象也反映了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区域比较优势的构成要素出现了新的变化。如何适应这种新变化,重塑新的比较优势,培育新的增长动能,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

徐东良: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发展阶段不同。东部地区大多进入工业化后期,可以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中西部地区大多仍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需要也有条件保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速。二是资源禀赋差异性。东部地区具有市场、资本、区位、人力资源、科技等多重优势,经济增长根基厚重。而中西部部分地区受区位、历史等因素制约,经济结构仍以资源型产业和重化工业为主,需要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两端同步发力。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调整”效应。新常态下开启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予各区域不同的改革任务,面对这些任务,各区域实施的改革政策具有差异性,这必然带来经济板块的重新调整,进而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分化。

当前我国出现的区域经济增长分化态势,总的来说,对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是有利的。第一,有助于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东部地区发展起步早,已进入追求质量、追求创新阶段,经济增速已不是其主要考量。而中西部地区要与全国同步小康,必然需要较高的经济增速。第二,有助于区域间实现互补发展。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中西部地区很多供给还不能满足需求,而东部地区很多产业已经过剩,这有助于东西部地区互相利用对方优势实现互补发展。第三,有助于不同区域更好融入全球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的逐步落地,分化发展带来区域间比较优势重组,不同地区可以利用自身比较优势“错位”吸收全球生产要素,实现全球化时代的协同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