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金融大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是根本

2017-07-18 17:51:30 张德勇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张德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14日至15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其中,将服务实体经济列为金融工作三项任务之首,突显了金融工作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积极做好金融工作,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下,我国金融发展不断加快,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金融大国。总体上,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服务实体经济也产生积极效应,金融形势是稳定的,金融风险是可控的。

然而,不可否认,过去在一段时期里,与实体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相比,实体经济发展速度与金融业发展速度相比,金融业发展出现了一些脱离实体经济的苗头,一定程度上存在“脱实入虚”或“避实就虚”的现象,导致实体经济未得到金融的应有支持。

据统计,2016年底,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8.4%,超过美国、日本等多数发达国家,仅次于以金融业和航运业为经济支柱的新加坡,而且金融业利润占比亦比较高。尽管不能据此就得出我国金融业“超前”发展的结论,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过去一段时期里我国金融业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产生某种“背离”的倾向。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金融业发展很容易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纵然能够实现短期的快速发展,但长期看,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业将不可避免地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导致金融风险孳生蔓延,进而冲击到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2008年爆发的影响至今的国际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恶果。因此,金融业发展,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它的五大任务,即“三去一补一降”,都与金融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特别是去杠杆,其最直接的意义在于,通过把当前过高的杠杆率降下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而从宏观上看,旨在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后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金融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仅于此,经济新常态下的速度换档、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都需要金融的全力支持。

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高度,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金融改革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定位,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这不仅明确界定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也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

做好金融工作,其实质就是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因此,要回归本源,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要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要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通过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使金融改革发展建立在更扎实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以实体经济发展为支撑,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平稳,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此时,更需要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六要”,即,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要促进保险业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的功能,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要促进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等,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具体的政策思路,将有力地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相得益彰,推动实体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