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入伏,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来临,请市民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到底有多热? 我们已熬过14个高温日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昨天发布,今年以来,北京城区高温日数已达14天,比常年年高温日数偏多69%。国家气候中心专家称,气温偏高是今年以来我国气候的明显特征,冬天不冷,春天热得早,夏天热得狠。今天入伏,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来临,请市民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昨天,南郊观象台最高温35℃,正好达到高温线。去年,南郊观象台高温日数为8天,接近常年的8.3天,略多于2015年的6天。而今年,夏天还没过完,高温日数已经明显远超常年同期。昨天,高温黄色预警持续发布,朝阳区气象台还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称昨天到今天两天,朝阳区日最高气温将在37℃以上。 中央气象台预计13日至17日为高温最强时段,其中13日全国高温面积最大,将覆盖南北方21省(区、直辖市),可达364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超过1/3的国土面积都将处于35℃以上高温中。昨天18时,中央气象台升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江汉西部、江南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河北中南部、河南西北部、山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超40℃。 北京晨报记者获悉,国家气候中心目前正在研发气候宜居性综合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气候要素指标和气候风险指标等,为公众了解城市宜居条件、为社会建设宜居城市提供科技支撑,相关成果预计年底前将发布。 汽水儿基本整箱往家搬 冷饮向来是市民居家解暑的好伴侣。“冰棍儿、空调、WiFi”,这是近日网友推选出的能让人幸福感倍增的三大法宝。记者昨日走访一些超市发现,冷鲜冰柜中冰淇淋、雪糕取代了原先速冻水饺、面点的霸主地位,占据半壁江山。 冷柜前,不少人拎着保温袋选购冰淇淋,而更多的老北京人还是钟情于老字号北冰洋的冰棍儿和汽水儿。昨天下午,在一家百年义利食品店,冰柜已经几乎要见底(见图),传统口味的桔子冰、双棒儿、袋儿淋仍是不少消费者的首选。售货员称近几天冷饮进入销售旺季,尽管每天夜里都要补货,但一到下午品种就不全了。 记者快离开时一年轻人抱着一箱北冰洋汽水儿空瓶进了门,“再来一箱”!退掉瓶子他又抱着一整箱走了,嘴里还念叨着“家里冰箱放不下了”。售货员说,自暑热天气以来,囤北冰洋汽水儿就成了年轻人的解暑爱好,“大多都是整箱整箱往家搬”。张静姝 太热怎么办? 三类人群请注意 慢性病患者 多加小心 持续的高温天气更易引起慢性病的发作。昨日,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夏季天气炎热、气压低,人体的循环和代谢明显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对于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都是很危险的“信号”,特别容易引发心梗和脑血栓。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特别是老年患者,一定不要长期关在闷热封闭的空间里,有些老人坚持不开空调也不注意室内通风,这样最不可取。专家提醒市民,在高温天,一旦出现胸闷、憋气、气短、乏力这些征兆,就要特别注意,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工作。 高温作业者 补充热量 对于在这种炎热天气下,必须高温作业的人员,应特别注意,少食高油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体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要多吃水果蔬菜。如果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症状,要警惕中暑的可能性,这时要迅速离开高温环境,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如果出现重度中暑需要紧急送至医院治疗。同时,疾控专家提醒用人单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入暑前的健康检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贫血等疾病患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外出旅游者 提前防护 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也提醒市民,如果在这种天要外出旅游,出行前一定要做好相应准备。天气炎热,正是各种细菌、病毒容易孳生的季节。在出行前,最好到正规网站查询当地疾病流行现状,目前我国南方及斯里兰卡、泰国等多地登革热高发,也门霍乱疫情呈爆发态势,如前往请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注意饮食卫生,应到有卫生许可证的餐馆就餐。饭前饭后、便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要洗手。生吃的瓜果蔬菜应用流动水洗净。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特别是死禽畜。到农家乐游玩,不自己屠宰禽畜,远离屠宰现场。常洗澡保持皮肤清爽,户外时最好穿浅色衣服,穿长袖衣服和袜子,使用蚊虫驱避剂。出现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餐饮降温有讲究 喝水 不要狂饮 天热身体消耗大需要多喝水,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专家提醒,这种高温天口渴后一定不要“狂饮”,特别是一些冰镇饮料。可以适当补充些淡盐水或者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体内盐分丢失过多,不及时补充盐分易使体内电解质比例失调,导致代谢紊乱。同时,也可适当补充一些温开水、绿豆汤或含电解质的饮料。 睡眠 保证充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但需注意,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三餐 多吃蔬果 在饮食方面,总体来说,夏日以清淡为主。一日三餐要规律,不暴饮暴食。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同时,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空调 最低24℃ 疾控专家表示,有的人脱离高温环境后喜欢开足空调或立即去洗冷水澡。但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如果过度贪凉容易引发神经系统等疾病。像年轻人在高温天气下剧烈运动,之后又贪凉,很容易热伤风。所以,越是高温天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以下。 特别需要防中暑 要预防中暑,根据高温天气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一天中气温的最高时间段进行户外运动。外出时采取必要的防晒措施,尽量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着透气、散热的棉、麻等面料衣服。 中暑包括 先兆中暑 先兆中暑的患者体温一般不会超过38℃,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 轻度中暑 轻度中暑体温一般会超过38℃,同时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体温常在40℃以上,主要表现为痉挛、惊厥、休克、昏迷等症状。其中,“热射病”就是重度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 |
相关阅读:
- [ 07-11]长汀:不畏高温“烤”验 带电作业保供电
- [ 07-11]桂林乡:“五到位”筑牢高温防暑安全网
- [ 07-11]今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来袭 11省区气温将超37℃
- [ 07-11]高温天谨防“夏季病” 注意多饮水少吃油腻食物
- [ 07-11]福州拉响年内首个高温橙警 昨日闽清白樟镇达40.7℃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