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冷凉的自然环境是乌兰察布农业发展的短板,但如今却是这里发展冷凉蔬菜的优势特色资源。”6月27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冷凉蔬菜试验基地,乌兰察布市新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关慧明向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乌兰察布已成为全国三大冷凉蔬菜基地之一,形成的八个产业带涉及贫困人口30万人,蔬菜收入占贫困人口总收入的40%。
一个曾经因冷凉自然环境导致农业发展落后的地方,如何把“短板”变“优势”,在形成产业的同时带动百姓脱贫致富?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冷凉”蔬菜产业
冷凉蔬菜是指冷凉生态和冷凉气候条件下生产的蔬菜,具有绿色、优质的特点。地处内蒙古阴山北麓,年平均气温4摄氏度的乌兰察布市,具有典型的冷凉生态环境。
“乌兰察布发展冷凉蔬菜优势尽显。”关慧明表示,南方的夏季温度较高,而冷凉蔬菜的最佳环境须低于30摄氏度,因此南方夏季并不适宜这些蔬菜生长,“比如说胡萝卜、土豆、西兰花、甘蓝等,一到夏季就需要找气候凉一些的地方种植,乌兰察布就是很好的选择地”。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全力开发冷凉资源,种植适合生长的冷凉蔬菜,打造优质品牌。
乌兰察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试验基地(新华网周远钢摄)
统计数据显示,乌兰察布市每年种植甘蓝、大白菜、西兰花、胡萝卜、洋葱、南瓜、莴笋、娃娃菜、生菜、芹菜等冷凉蔬菜50万亩,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份大中城市,出口俄罗斯、蒙古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成为全国三大冷凉蔬菜基地之一。
技术支撑建立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
为了全力开发冷凉资源,为冷凉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乌兰察布在我国蔬菜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的支持下于2012年成立中国·乌兰察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这也是我国首个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
乌兰察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试验基地洋葱直播试验区(新华网周远钢摄)
关慧明说,从成立之初至今,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在推动乌兰察布冷凉蔬菜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五年来,工作站致力于新品种研发、栽培技术、机械化发展、疑难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攻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新品种研发上,我们引进了中甘21,这是我国第一个冷凉蔬菜良种国产化品种,在乌兰察布市以及全国的主要产区推广,目前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每亩可降低成本150元。”关慧明说。同时,院士工作站还培育出早1、早2、中甘628三个甘蓝新品种,完成了乌兰察布市蔬菜良种自有知识产权零的突破。
关慧明介绍,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先后共引进示范冷凉蔬菜、马铃薯、玉米、杂粮杂豆等新品种300多个。目前,工作站正在对新选育的两个胡萝卜杂交品种胡萝卜H1107、胡萝卜H1182以及洋葱新品种“红绣球”进行示范与推广。
乌兰察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试验基地工作人员正在机械除草(新华网周远钢摄)
除了新品种的研发,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还联合相关科研机构、企业成立了冷凉蔬菜专用机械研发中心,先后研发出精整地机、移栽机、打药机等系列化冷凉蔬菜专用机械,使当地种植户的劳动效率提高了10到20倍。总结制定出八类冷凉蔬菜的技术规程,创造了甘蓝稳定亩产超万斤的国内最高纪录,目前这种栽培模式已经在乌兰察布市大面积推广,每亩可以纯增收入1000元以上。
此外,在疑难病虫害的防治上,乌兰察布实现了用生态制剂高效、快速地防治病虫害。关慧明说,这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科技引领助推产业快速发展
乌兰察布市科技局办公室主任聂建保说,冷凉蔬菜产业要实现大发展,就需要科技引领。而乌兰察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是最重要的科技支撑平台。
乌兰察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试验基地温室内,利用植物生长灯模拟日光,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品质量(新华网周远钢摄)
聂建保介绍,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是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具有科研攻关、技术引进、培训转化的功能。工作站拥有方智远院士等带领的国家级专家团队;有内蒙古农科院蔬菜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厅生态技术学院12名专家组成的内蒙古自治区蔬菜专家高层次科研团队;有50多名科技特派员组成了服务团队。目前,工作站建成智能温室5000平方米、试验基地200亩、配套的试验示范设施设备,并建立了信息化服务中心。建成乌兰察布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良种繁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乌兰察布市职业学院实训基地等于一体的综合试验示范核心基地。
数据显示,五年来,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良种国产化推广达到12万亩,每亩纯增收入1000元以上,实现农民增收1.2亿。病虫害防治累计推广面积达到40多万亩,每亩减少损失500元以上,每年可为农户减少损失近2亿元。增收和减少损失的收益涉及农户近20万户,每户由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增收约1600元。
目前,冷凉蔬菜已被列为乌兰察布四大农牧业优势产业。乌兰察布市将继续以“科技引领、核心示范、整村推进、辐射带动”为思路,依托冷凉资源,打造冷凉品牌,强力推进冷凉蔬菜产业发展。(李海岚周远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