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些法律事件,我们要多一分理性的思考,尤其是要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 最近几天,两个事件的处理结果引发网友的热议:一个是北京延庆初中生被逼吃粪的视频牵动公众对校园欺凌的关注,随后警方向社会发布通报,7名涉案学生构成寻衅滋事违法行为,其中5人被给予行政拘留并处罚款,因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依法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2人因为不满14周岁依法不予处罚,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另一个是一位老年乘客乘坐飞机为祈福向发动机中投硬币,警方调查后通报,涉事乘客的行为是构成扰乱单位生产秩序的违法行为,对其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同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因其年龄已超过70周岁,拘留不予执行。 两个事件行为情节性质各不相同,但是违法行为本身对他人人身安全的威胁、对社会的危害性显而易见,也正是基于此,一些网友难免产生情绪上的质疑:仅仅因为年龄特殊,没有实质惩戒,这事就算完了吗? 毋庸讳言,网友认为处罚结果让人不解气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我自己遇到这种行为,我希望违法者受到严惩。”一位网友的声音代表了最为朴素的善恶价值观:让违法的行为受到实质上的惩戒,其他人才能得到深刻警示。 不过,因为年龄特殊不予执行,就是对违法行为的纵容吗?答案是否定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法治实践的基本原则,也是法治精神的体现。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第二十一条规定,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的四种情形: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70周岁以上的;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从通报的情况来看,执法部门对于事件的处理合乎法律的要求和规范,严格执法并没有问题。 实际上,部分网友没有意识到的恰恰是法律着眼更为柔性和长远的一面。未成年人、老年人、怀孕或哺乳妇女在身心状况方面都相对特殊,对于特殊情况、特殊群体,法律规则给予了特殊的覆盖和关怀。法律除了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和预防,还有教育、矫治的功能。基于此,我国在治安处罚、刑事法律方面,都确立了未成年人、老年人的特殊保护制度。考虑到未成年人的长远健康发展和老年人身心状况,而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的区别对待,正是从有利于违法行为个体接受教育矫治出发的特殊处理。可以说,不执行或不给予处罚,并非是基于对违法者身份的保护,而是法律基于价值衡量之后更为人性化的制度安排——对于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进行特别保护。 校园欺凌中的施害者也好,治安违法中的老年人也好,事件的处理结果本身已经向社会宣示了其行为的违法性,执法者也给出了否定性的评价;并且受害者还可以基于民事法律的规定,要求对其经济损害和人身损害进行赔偿。从这个角度来说,两个事件的处理恰恰反映了法律对于惩戒和教育矫治的兼顾。 这也进一步启示我们,面对一些法律事件,我们要多一分理性的思考,尤其是要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唯此,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平安和公正,才能构建良好有序的社会生活。魏哲哲 |
相关阅读:
- [ 07-02]父亲倒车不慎撞死女儿:被判肇事罪 免于刑事处罚
- [ 07-01]福州增设电子警察专拍斑马线不礼让 处罚数百起
- [ 06-30]证监会处罚为欣泰电气IPO提供服务的律所
- [ 06-30]提醒:小路口不让行也会被查处 一样处罚
- [ 06-29]莆田仙游首例飙车案宣判:俩被告人获刑并被处罚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