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内蒙古: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2017-06-28 18:02:27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曦 陈曦 |
分享到:
|
持续开展厕所革命 2015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厕所革命3年行动计划。在自治区政府的坚定支持下,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全力推进厕所革命。2015年内蒙古共新建、改建旅游厕所772座,超出计划任务的2.24倍;2016年内蒙古将厕所革命范围扩大到交通沿线、城镇和农村牧区等场所,建成厕所1147座(不含各盟市集中定制的1000座移动水冲式厕所),同比增长48%,提升了旅游服务品质。 在实施厕所革命工作中,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强化责任管理,保证旅游厕所设计科学、合理、规范,保证新建、改建旅游厕所质量和数量;以干净卫生、使用方便为第一原则,同时注意增设残疾人无障碍通道、便位、儿童洗手池等细节,在外观设计上,有新意、有创意,因地制宜地体现民族和地方特色。 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赤峰市等草原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旅游厕所建筑外观上保持着与蒙古民族文化的统一性,蒙古包式圆形穹顶和具有民族特色装饰的设计,将蒙元文化深深刻在了建筑物上,旅游厕所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沙漠、高山等没水没电的偏远地区,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积极引导,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建设厕所,用科技成果武装厕所,使厕所符合现代时尚、方便实用、节能节水、保护环境等要求,让厕所更经济、更环保、更便捷、更人性、更易维护、更耐用。 数据显示,在内蒙古的A级景区,厕所与景区风景、建筑自然融合且干净、卫生、整洁,游客满意度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交通沿线驿站、旅游厕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维护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游客满意度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 强力推进旅游扶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保障和促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开创乡村旅游富民工作新局面。 蒙兀室韦苏木在旅游扶贫政策引导下,乡村牧区旅游经营户年平均收入10~12万元,骑马游经营户年平均收入4万元,农牧民平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实现了脱贫致富。旅游发展拉动了宾馆、酒店、旅游商品销售产业的发展,并逐步成为室韦村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朝鲜民族乡东光村从一个穷困的小山村发展成为集民俗表演、美食、购物、休闲农业观光为一体的民俗旅游小镇。目前,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户占东光村总户数的33%,有20家特色家庭游旅游户、3家宾馆、1家泡菜加工体验学校、4家旅游纪念品店。 在草原上发展牧家乐,在大兴安岭发展林家乐,在黄河岸边发展渔家乐,在河套平原等农区发展农家乐。目前,内蒙古共有农业与乡村旅游点597家、乡村旅游接待户4317家(含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462家),2016年接待乡村旅游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乡村旅游收入609亿元,同比增长21.8%。全区乡村旅游农牧民直接从业15万人,带动间接从业60多万人,全区57个国贫、区贫旗县的294个村(嘎查),近3.5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脱贫,占2016年全区脱贫人口总数的14.6%。 今年,内蒙古还将推动1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万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直接带动3万贫困人口脱贫,间接带动5万贫困人口脱贫,使全区20个乡村(牧区)旅游扶贫重点村(嘎查)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5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将乡村(牧区)旅游与全域旅游相结合,创建5个乡村(牧区)旅游集聚区、10个文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村,新增星级接待户100户。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更名为旅游发展委员会,成为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标志着构建旅游产业综合治理机制的重大创新和历史突破,将进一步增强全区旅游业发展的动能与后劲。在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将越来越大,加快旅游业统筹协调发展、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是大势所趋。更名,不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在行政主体、机构人员、职责权限等方面都有了实质性调整。新机制催生新活力,新机遇激发新作为。通过旅游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旅游部门综合协调职能,进一步强化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的统筹整合,进一步强化全产业链、全要素的打造提升,发挥内蒙古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推动“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把旅游业培育成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任阿龙) |
相关阅读:
- [ 03-03]中国官方提醒赴韩旅游者慎重选择旅游目的地
- [ 05-19]网民最喜欢的30个旅游目的地出炉!你去过几个?
- [ 05-19]2020年我国将建成一批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
- [ 05-05]“全球旅游目的地盛典”揭晓国内、国际十大旅游目的地
- [ 04-11]报告指去年亚太地区前二十大旅游目的地中国占五
- [ 02-20]刘赐贵:海南将打造全天候、全地域旅游目的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