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城区,有很多建成十多年但没有电梯的5层或者6层老楼,许多年迈、残疾的老人住在这样的老旧小区中,因没有电梯上下楼不便而不得不困守家中。市住建委表示,本市已完成电梯安装并投入使用45部,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加快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政策方案,发挥继承组织作用促群众达成共识,同时拟引导社会资本扩大试点。 目前,已有45部电梯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包括东城区和平里一区4号楼4单元、海淀区大柳树5号院6单元,以及丰台区丰仪家园10栋楼43个单元。另有23部电梯正在施工,分别位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和石景山区。老楼增设电梯资金哪里来、费用怎么收?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老楼增设电梯的安装和运行维护费用,全市并没有统一规定,由各区和试点工程因地制宜来决定,目前主要有业主共同筹资、单位或集体组织出资以及租赁模式。“从目前已建成和正在实施改造的项目数量看,单位或集体组织出资的最多,也有部分为居民共同集资和租赁模式。” 业主共同筹资是指由同一单元内业主共同集资,多按楼层高低以不同比例出资,楼层越高出资比例越高。此种筹资模式目前正在东城区、朝阳区和丰台区试点工程中采用。单位或集体组织出资模式,如丰台区丰仪家园小区和兆丰园小区,由村民共同决定,村集体组织出资。在丰仪家园小区,加装电梯和投入使用后的费用都由村委会负责,居民不需要出资,再如海淀区牡丹园东里3号楼,增设电梯改造由产权单位出资。 租赁模式的收费则大都采用居民乘坐时刷卡付费,如海淀大柳树5号院6单元最早推行的“自愿申请、免费安装、有偿使用”模式,投资公司持有电梯产权,依靠向居民收取运行费的方式运营,东城区和平里一区4号楼4单元和石景山八角南路22号楼2单元采用此种模式。 下一步,针对居民工作难、筹资难等问题,住建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加快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政策方案,拟进一步发挥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促进居民群众尽早达成加装电梯共识。同时扩大试点范围,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推动形成加装电梯管理服务市场化机制。此外,在本市开展新阶段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中,也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 案例 西城首个老旧小区外挂电梯8月底在灵境小区运行 在西黄城根南街,灵境小区5、7、9号楼四周围着施工护栏,楼体外搭着脚手架,十余名工人正在施工,其中在5号楼外,一组钢结构外挂电梯立柱已成型,加装的外挂电梯已初见模样,7号楼施工范围内的外挂空调和窗户护栏正在拆除。这里是西城区首个试点的老旧小区外挂电梯,未来还将根据这三栋楼的试点情况进行推广。 家住灵境小区的付奶奶已经年过70,因为膝盖不好常年拄拐,每次爬到5楼都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我走几个台阶就得歇会儿,所以真盼着我们楼也有电梯,这些年有些腿脚不好的老邻居因为没有电梯都搬走了。”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工委书记陈振海说,此前街道召开灵境小区居民意见征集会,居民代表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老旧楼房没有配套电梯等设施,给小区居民尤其是老人上下楼带来了极大困难,街道现场对居民进行答复,拟以灵境小区为试点加装电梯。 灵境小区共有11栋楼,先期选取了5、7、9号楼进行试点加装电梯,共涉及三个单元约60户居民,“我们这个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能有一半,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能占到30%,年龄最大的已经101岁了,而且老人还住在4楼,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住六层,一周要做四次透析,每次都是护工背下来。”西黄城根南街社区党委书记刘刚告诉北青报记者,因为上下楼不易,不少老人下了楼,大半天舍不得上去。 去年11月以来,社区多次召开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大会,把加装电梯的事定了下来,到今年3月初,加装电梯居民支持率超过了90%,按相关政策可以进入施工阶段。在现状六层砌体结构住宅楼的楼梯间外侧附建新增的电梯,新增电梯承重结构为钢框架,外围护结构为玻璃幕墙。电梯除首层起始停站外,上部共停4站,分别为2层半、3层半、4层半和5层半楼梯休息平台处,工程在4月29日开工,将于8月31日竣工。 3部电梯的工程总投入在340万,安装电梯不需要居民掏钱,但电梯开起来需要居民支付运行维护费用,一层不收费,二层以上会结合相关情况收取相应的费用。据介绍,目前的收费方案有两套,或者乘电梯时刷卡支付,或者按照居住面积由物业收取,每年在六百到八百元左右,实际采用哪种方案还需经过居民论证。 |
相关阅读:
- [ 06-27]莆田富邦学苑小区电梯频出故障 部门:年检合格
- [ 06-23]安溪:产妇电梯口紧急临产 五官科医生接住婴儿
- [ 06-21]龙岩:严防安全事故,不让“电梯伤人”频发
- [ 06-20]福州一小区电梯失灵报警无门 业主受困一小时
- [ 06-20]开展电梯困人应急演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