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进人民心中的幸福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新变化
2017-06-27 13:43:09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房小奇 陈晖 |
分享到:
|
这是用于河南省兰考县黄河滩区扶贫搬迁的兰考县谷营镇姚寨新村社区(2016年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题:写进人民心中的幸福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新变化 新华社记者 在举世瞩目的“中国答卷”上,这样的问题格外醒目: 一个怎样的词汇,既牵系国家大计,又连接百姓生活? 一份怎样的情怀,承载不渝的使命,寄托着美好梦想? 一种怎样的力量,开启了幸福之门,聚合起亿万颗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人民生活改善、命运转折、家庭变迁的万千故事中,有这个时代值得书写的民生进步,也有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时代足迹。 这是雪中送炭的民生速度:“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赤砂村村民张志勤连日来忙得不可开交。除了家里的地,他还要侍候他的3头牛和5只羊。 通过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的担保,张志勤第一次从银行贷款5万元,实现了“养殖梦”。虽然还没摘掉贫困的“帽子”,张志勤家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好起来。走进他的新家,“锁子厅”亮亮堂堂,自来水通到了灶台旁。 “以前土坯房四周裂缝,下大雨时那个心慌啊,担心房子会塌掉。那时出门几乎没有路,吃水要到山沟里挑。现在出门就是硬化路,还吃上了自来水,日子真是有奔头了。” 2013年2月,陇原大地天寒地冻,履新不久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他入户同乡亲们唠家常,询问粮食够不够吃,低保有没有保证,看病有没有保障,孩子有没有学上,年货有没有备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地震灾区到边陲小镇,中央领导同志风雨兼程、访贫问苦的足迹,几乎覆盖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踏遍千山万水,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 全面小康路上,人民群众奋力追赶,力争“一个都不掉队”。 在山东菏泽,1200余户贫困户的4000余亩土地已全部纳入牡丹种植基地,1100余名贫困群众在基地务工,每年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人均达近5000元。 在云南昭通,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协同发展的模式,正在让这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111万的地方,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贵州遵义,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异地搬迁扶贫行动正在按照“量身定制”的原则,让农村贫困群众在中心集镇、工业园区、旅游景区自主安家、顺心谋划致富路。 设定时间表、留出缓冲期、实行严格评估、实行逐户销号……对标党中央提出的具体要求,全国各地正在用“绣花”的功夫把扶贫工作做实做细。 历史,会记住这个奇迹:2013年至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每年都减少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未来3年,还将有4335万人陆续脱贫。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政治学教授乔·泰勒表示,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令他印象深刻,这向世界证明了西方模式之外的另一种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不仅对中国本身意义重大,也对全球减贫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好日子,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已实现城乡统筹。去年全国共救助城乡低保对象6000多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5%。 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兜底保障机制已涵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扶贫补充保险等各具特色的保障措施,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将为更多特困群众解决燃眉之急。 国家层面已建立两项残疾人补贴制度。截至2016年11月底,共计841万生活困难的残疾人领到了生活补贴,866万重度残疾人领到了护理补贴。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正扎实推进。截至2016年底,已有1000万户居民住进公租房。未来3年,还将有1500万户居民实现“出棚进楼”的梦想…… |
相关阅读:
- [ 06-16]新理念引领新常态 新实践谱写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一
- [ 06-15]大国工程的“民生温度”——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工程的惠民脚步
- [ 06-0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进展与成就
- [ 05-21]庄严的承诺 历史的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脱贫攻坚纪实
- [ 02-2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述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