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11点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内,徐女士看着病床上口中插着管子的儿子,眉头紧皱、满眼担忧。前一天,8岁的小文(化名)骑共享单车时不慎摔伤,造成肝脏破裂。虽已连夜完成肝脏切除手术,但小文目前仍未度过危险期。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未满12周岁儿童禁止骑自行车上路。为杜绝此类事故,各大共享单车平台也相继采取实名认证,12周岁以下用户无法注册开锁。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像小文这样的孩子骑共享单车上街的情况还是屡见不鲜,相关事故亦频频发生。 到底谁该为骑行共享单车受伤的儿童负责? 家长讲述/ 儿子骑单车摔伤,肝脏被切除1/3 “娃儿骑车摔伤啦!”23日下午6点过,还在上班的徐女士接到母亲的电话,得知儿子骑共享单车时摔伤了。挂断电话,徐女士和丈夫立即赶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当晚8点过,两人在急诊室看到了儿子,“没有外伤,神志清醒,只是面色苍白,没有精神。” 徐女士告诉记者,小文今年8岁,平时住在成都市天府新区合江镇,由爷爷奶奶照顾。事发时,老人并不在小文身边。 “车子已经被人打开了。”由于没有大人在场,徐女士至今也不清楚儿子是怎么摔的。她唯一确定的是,小文并无手机,无法注册开锁,“车锁原本就是开着的”。 华西医院急诊科医生说,小文送进医院时出现贫血症状,后诊断为肝脏破裂引发的大出血。当晚,医院为小文进行了肝脏切除手术,“大概切掉了三分之一”。目前,小文仍未脱离危险期。 记者调查/ 问题频发,诸多对策避开身份审核 记者从院方了解到,近期医院接到多个因骑共享单车受伤的儿童,小文是其中伤情比较严重的一个。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记者了解到,为了避免12周岁以下儿童使用单车,各大共享单车平台已逐步采取实名认证,审核发现用户未满12周岁,则无法注册开锁。 记者随后联系到涉事共享单车运营方。工作人员表示平台已按照国家“12周岁以下儿童禁止驾驶自行车”的规定,采取相应措施,“我们的车身和APP上都有警示标语。而且,未满12周岁的使用者也无法通过APP身份审核,进而无法注册开锁。” 而针对“车锁已被打开”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正在逐步将原来的机械锁优化为智能锁。此外,公司运维人员在日常监测中,看到车锁损坏的情况,也会及时更换。她还介绍,平台已联合社区、学校等进行宣传,“我们也希望家长可以尽到监护责任,告诫12周岁以下儿童不要骑单车”。 与此同时,记者登录多家共享单车租车平台,在认证页面输入了一名12周岁以下儿童的身份证号,点击确认后,页面弹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您当前不满12周岁,不满足用车条件”的相关提示。 “但小孩子依然有办法骑到单车。”另一单车运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的小孩会用家长的手机扫码开锁,而有的市民使用后未将锁归位,也会给小孩子以可乘之机。 此外,记者搜索发现,网站上更传播着各种破解密码锁的技巧,声称“小学生一分钟破解,一按就开锁,单车免费骑”。 /律师说法/ 孩子监护人应负主要责任 即便共享单车平台已进行身份审核,但依然无法杜绝儿童使用单车。遇到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到底谁该负责? “小孩的监护人应负主要责任。”广东正大方略律师事务所律师闫耀起解释,根据《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应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不受侵害。因此,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若出现小孩摔伤的情况,监护人肯定是未尽到相应的监护职责,应对孩子的受伤承担主要责任。” 而对于共享单车运营商的责任认定,闫耀起认为要分两种情况看待:其一,如果运营商对注册用户进行了身份审核,且单车不存在质量问题,则运营商不应当对小孩的摔伤承担责任,但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对小孩给予补偿。其二,若运营商未进行身份审核,或单车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包括设计缺陷、质量瑕疵、他人使用后损坏未及时修复等,运营商应当对小孩的摔伤承担相应的责任。 建议单车涂喷儿童禁用标识 针对12周岁以下儿童使用共享单车频频受伤的情况,一步单车工作人员希望家长尽到监护职责,并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加大宣传,告诫12周岁以下儿童不要使用单车。而闫耀起则认为,共享单车运营商应逐步完善单车使用时的密码验证技术,避免儿童通过非正常途径开锁使用。此外,他建议运营商应在单车上喷涂明显的“12周岁以下儿童禁用”的标识,充分尽到提醒义务。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曹菲 记者 吴冰清 |
相关阅读:
- [ 06-23]厦门市环岛路新增48个共享单车停放点
- [ 06-23]藏进绿化带堵住消防通道 共享单车“霸占”小区
- [ 06-22]网约车、共享单车……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国务院准备这样干
- [ 06-21]共享单车洗牌带来的思考
- [ 06-20]共享单车今年预计投放2000万辆 淘汰赛开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