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G20结构性改革评估报告出炉 中国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
2017-06-19 22:20:2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赵舒文 |
分享到:
|
“放管服”激活企业活力 提高经济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不仅肯定了中国在就业、收入分配调整等方面的积极进展,还特别指出,中国通过“三证合一”、“一站式”监督等“放管服”改革举措,减少了行业准入壁垒,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率。 “结构性改革实际上是要通过政策实现的,需要政府采取措施以解决经济增长在结构方面遇到的瓶颈,由此释放经济活力,‘放管服’就是用政策调整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卢锋表示,通过简政放权等“放管服”措施,有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使市场的潜在的创业需求、企业运营的积极性能够激活。 “‘放管服’最大的受益者是民营企业”,张明指出,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等方面颇具贡献,但在制度上以往受到的束缚较多,“放管服”减轻了民营企业在行政审批、行业准入等方面的负担和门槛,降低了企业发展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近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放管服”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促进就业、加快新动能成长、增进社会公平正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放管服”将着重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 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区” 有望持续深化 《报告》在肯定G20各国在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成效的同时,认为各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卢锋表示,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改革任重道远,中国还需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结构性改革。 他表示,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这提示我们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仍有空间。如PPI增速与工业产出增速不成比例,工业供给环境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些“泡沫化”倾向;金融风险在经济调整过程中逐渐释放,金融风险复杂化的形势还未根本性扭转。 “这提醒我们在下一阶段的改革中,需进一步关注如何应对产能过剩、如何重新界定政商关系、如何增加土地供应弹性、如何通过放开准入和保护产权激活民营企业投资等问题,加大在这些领域的改革力度”,卢锋说。 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2016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增速由2015年的10.1%调整至3.2%。进入2017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升,但1-5月增速依旧低于7%。如何激活民间投资活力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必须跨过的“坎”。张明认为,未来中国的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之一即是要进一步加速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向民间资本开放更多领域,如教育、医疗、养老、金融等。这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民间投资增长,增加经济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对民间资本准入的放开,可以提高优质资源的供给,解决在教育、医疗等领域优质资源稀缺的问题,惠及民生。 张明指出,进一步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另一条主线是,加大减税降负力度,降低企业成本,通过金融市场改革和加强金融监管,使资金流向实体企业,不再“空转”。近年来,经济运行中“脱实向虚”的问题凸显,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资金在体系内“空转”,抬高了企业融资成本。他强调,企业运营中税负高、融资成本高、职工报酬福利支出高的“三高”的问题亟待通过进一步深化结构性改革解决。 “扎实推进结构性改革既是中国对面临的内部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是中国在G20框架下,对G20政策承诺的兑现。”卢锋指出,中国的内外政策取向是一致的,这是大国经济政策的非常重要的定位。他表示,中国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尽快走出下行周期,也将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等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溢出”效应,为全球经济带来利好。 |
相关阅读:
- [ 02-10]IMF:希望G20国家重申对自由贸易的承诺
- [ 11-19]中国信息化发展首超G20国家平均水平
- [ 10-18]商务部:9月出口下降与举办G20杭州峰会无关
- [ 10-17]金砖峰会成果是对杭州G20峰会成果的进一步推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