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的收处现场 在湖南省汨罗市古培镇杨柳村村民仇某家的后院内,几个戴着手套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成堆的医疗废物进行分拣、粉碎。当这个“黑作坊”被警方和环保执法人员发现时,院里堆积着散发出刺鼻气味的医疗废物,从一些医院流出的输液袋渗出的药液在地面随意流淌,有的输液袋上还有未来得及拔下的针头、针管,针管上还残留着干涸的血迹…… 图片由湖南省汨罗市公安局提供 “这些人连口罩都没戴。”汨罗市环保局应急中心主任徐树立用“触目惊心”形容所见的场景。“这个黑作坊清洗医疗废物的废水经雨水沟直接外排,污染了环境,刺鼻的气味经久不散,引起了群众不满。” 2016年4月初,汨罗市环保局接到举报,说村里的仇某和几个人非法加工医疗垃圾。他们立即派出执法人员赶到现场,一举查获了50多吨医疗废物和医疗垃圾。 “黑作坊”有人对执法人员供述,他们从废品市场零星收购医疗废物,经过初步人工分拣、清洗、粉碎等工序加工再出售给下线牟利,这些东西主要用于制造塑料制品的原料。 汨罗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任上夫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涉案犯罪团伙分工合作明确,犯罪链条横跨湖南、湖北、河北等地。 民警调查发现,罪犯仇某与“合伙人”霍某在未取得任何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在仇某位于古培镇杨柳村的住房后院开作坊,并雇用付某等人加工。作坊加工医疗垃圾与废物,基本不经过消毒处理。 有办案人员说,这类作坊为了多挣钱,连感染性医疗废物如一次性注射器都拿来破碎后作为废塑料出售。有作坊工人交代,他们加工的原料中甚至曾有做透析用的尿袋,有的里面还存有病人的黄色尿液。他们加工的“产品”收购价格大约每吨2000元,分拣、清洗、破碎后,在河北廊坊的塑料市场可卖到每吨近5000元。因为利益空间可观,参与者甘冒风险。 受访执法人员说,在汨罗这个“黑作坊”下游,河北廊坊人高某等人是“大主顾”。这些人之间的交易,一单少则几吨、十来吨,多则几十吨。危险的塑料医疗废物和垃圾从湖北、湖南流入河北后,就被加工成了颗粒状的“蓝丙料”——蓝色PP再生料。至此,执法人员就很难再查到这些物质的最终去向。它们可能成为塑料管材原料,也可能成为在文化、娱乐、食品、医疗、材料、居室装饰等领域应用很广的“高透材料”,这令执法者深感揪心。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在此类案件中,执法部门查获的医疗垃圾往往大部分是输液袋、输液瓶等医疗垃圾,少部分是必须焚烧销毁的医疗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