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2017-06-07 18:15: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陈曦 陈曦 |
分享到:
|
准确判断和控制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指由金融活动产生的系统内风险和系统外风险的总和,具体包括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金融政策风险等。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金融风险日益显现出复杂性、随机性、难以预测性、严重破坏性等特征,这对一国的金融安全构成了巨大挑战。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关键是要掌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要有效处置金融风险点,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首先,从源头上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一是不断增强经济主体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始终以防患于未然的积极心态安排金融活动。金融风险识别能力是防范风险的重要基础,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普及金融风险知识,提升各经济主体的金融业务素质。二是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系,建立健全金融制度法规,改革陈旧落后的不合理条款,清除资金融通的障碍因素,在金融调控、金融组织、金融监管、金融市场和金融环境等金融体系组成部分之间,形成有效的联动效应。三是牢牢掌控资产定价权。现代市场经济中,资产价格既是金融风险的衡量指标,又可能对金融风险产生抑制或助推作用,掌控资产定价权对于从源头上防范金融风险尤其重要。其中,最关键的是掌控货币定价权。 其次,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做好风险控制工作。一是严格控制银行信贷风险,信贷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初始环节,银行需全面评估企业信贷,包括科学授信、谨慎用信、及时审信等,同时要优先支持正常贷款、合理调整关注类贷款和果断清收可疑类贷款,降低因信贷产生的不良资产发生概率。二是积极加强金融监管,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基础设施等统筹监管,构建金融风险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获取金融信息并进行大数据处理,提升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三是着重遏制外部风险通过金融市场传入国内,从我国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采取果断措施保护好利率、汇率、股票、证券等易受外部风险影响的市场。 最后,对已出现的风险应做好处置工作。一是提升金融调控能力。着力控制增量,积极处置存量,及时对风险点进行全面摸底和排查,调动资源多渠道分散风险,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谨防出现次生性危害。二是加大风险惩罚力度。依法治理金融,整顿金融市场秩序,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绝不姑息,严肃处理由人为因素造成的金融风险事件,对负有相关责任的金融部门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三是坚决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金融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必须要在金融职能部门分工有序、责任明确的基础上,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金融工作应与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