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热浪”席卷北方多省份 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

2017-05-19 07:00: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连日来,中国北方持续着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在内蒙古乌兰浩特、通辽、突泉、高力板、吉林白城等14个气象观测站点,18日的最高温更是突破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中央气象台18日傍晚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19日白天,北方多地还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局地最高气温达37-39℃。20日开始,北方部分地区的高温天气将趋于缓解。

5月18日,游客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北京持续高温。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大范围高温天气席卷北方多省份

——多地高温打破当地历史极值

从17日开始,北方多地就已经遭遇大范围高温天气,18日,这轮“热浪”的影响范围和强度达到最大。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通报,18日,内蒙古东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南部等局地最高气温超过40℃,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的气温达到了43.6℃。上述地区35℃以上的高温面积有49.5万平方公里,40℃以上的高温面积达10.1万平方公里。

根据监测,截至18日16时,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北等地共有44个气象观测站点的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当地5月历史记录极值。内蒙古乌兰浩特(42.5℃)、通辽(41.9℃)、突泉(41.4℃)、高力板(43.6℃)、吉林白城(42.1℃)等14个气象观测站点突破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就北京来说,据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气象北京”18日下午17时41分发布的消息显示,18日白天,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为34.7℃,全市最高气温出现在门头沟斋堂(国家级气象站),为36.4℃。

5月17日,北京开启了高温干热的“炙烤”模式。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高温天气如何形成?

——专家:大陆暖气团自西向东移动

那么,北方多地为何会出现破历史纪录的高温?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近日,来自内蒙古西部的大陆暖气团在自西向东缓慢移动,华北黄淮等地在暖气团控制下出现晴热少雨的天气,导致高温的发展。

他表示,受大陆暖气团控制,此次高温天气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日最高气温上升幅度快,尤其在午后,紫外线辐射强,温度上升最快;二是空气中湿度较低,因此这种高温天气下公众不会感觉太闷热,天气也较为干爽;三是昼夜温差明显,虽然白天最高气温可达三十多度,但夜间温度仍然较低,体感比较舒适。

也有专家表示,尽管此轮高温天气过程强度大、范围广,但与历史同期相比并不算异常。从常年数据上看,华北地区在5月中下旬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比较常见,几乎每3到5年就会出现一次。

5月17日,山西太原,民众在烈日下“全副武装”出行。武俊杰 摄

各地如何应对?

——郑州220座快速公交站台备降暑药品

针对高温天气,一些地方也做出相关应对措施。

据当地媒体报道,17日,河南郑州迎来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气温,该市所有公交车辆及时开启车厢空调,快速公交定时洒水为站台降温,并在站台准备紧急药品。

据介绍,郑州全市220座快速公交站台均备有清凉油、人丹等降暑药品,如乘客在候车时感到不适,可向工作人员进行求助取用。

北京公交集团18日下午也通过其官方微博表示,目前,北京公交集团的空调车设备已经全部检修完毕,凡是具有空调设备的车辆都会按空调开启规定执行,公交集团还提醒“如您乘坐公交时遇到不开空调的情况,可拨打96166服务热线反馈”。

按照北京公交集团的相关规定,每年5月1日起,凡车厢温度高于26℃是均要开启冷气。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这波“高温热浪”何时休?

——预计20日开始趋于缓解

那么,这一波“高温热浪”究竟何时才能离去?

根据天气预报,19日白天这轮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华北北部和东部、内蒙古东南部和西部、辽宁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辽宁西部、河北北部等地局地最高气温有37-39℃。20日开始,上述地区的高温天气将趋于缓解。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尹晓惠此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21日北京有一股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这也意味着这一轮的高温天气将有所缓解。

天津方面,受高空槽影响,21-22日,天津将为多云转阴的天气,并伴有东风4-5级,最高气温预计会回落至29℃左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