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西藏脱贫,有冲劲更有后劲

2017-05-15 21:53:05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原标题:西藏脱贫,有冲劲更有后劲

伦布雪乡苏格村村民在家里编织氆氇,织好的氆氇由对口的山南羊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收购。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山南市乃东区青稞加工厂生产出的产品。本报记者 李贞摄

  次仁卓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谢明摄

  曲水镇茶巴朗村一名合作社社员在喂养奶牛。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

  在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居住的藏族老人边觉。本报记者李 贞摄

  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中心的老人们在室外活动。新华社记者觉 果摄

西藏,这片地广人稀的“人间净土”,有着圣洁的雪山、灿烂的阳光和湛蓝的天空。66年前,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迎来了和平解放;58年前,迎来了民主改革;52年前,迎来了自治区政府的建立。然而由于各种历史、自然、社会因素影响,西藏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有着大批贫困人口。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西藏经济已多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步伐,居全国GDP增速前列。而如何改善藏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如何增加藏区百姓的收入,更是被党和政府时刻牵挂于心。近年来,实实在在的数据、百姓脸上的笑容,则都印证着西藏脱贫攻坚工作成绩斐然;而未来,更将会向世界展现更大的惊喜。

脱贫首战告捷

未来值得期待

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关键问题,尽快改善特困人群生活状况。

起步晚、底子薄、积累少,面对脱贫攻坚工作,西藏自治区的任务格外艰巨。

“西藏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到去年,西藏贫困发生率较全国其他地区仍然偏高。”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丁业现向本报记者介绍说。

有压力,更要有动力。雄鹰掠过雪山之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人民摆脱贫困的决心不可小觑。

根据党中央的部署,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西藏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解决。

2016年初,西藏立下“军令状”,确保年内10个县区脱贫摘帽、13万贫困人口脱贫。为实现这一目标,西藏启动了项目、产业、搬迁、就业、援藏、驻村扶持等一系列手段。数据显示,去年西藏整合36类涉农资金85亿元,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合40亿元发展产业扶贫;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发放生活困难残疾人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费9100万元;落实贫困家庭高校新生资助资金774万元;投入资金6790万元实施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5000余个驻村工作队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5万余名科级以上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如此一番重拳出击,使得西藏如期完成2016年的脱贫目标。“可以说,2016年西藏的脱贫攻坚工作首战告捷,呈现出了非常好的势头。西藏也成为了全国脱贫工作中优秀省区市之一,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认可和肯定。”丁业现说。

2017年,西藏仍会在脱贫攻坚上下更大工夫,继续积极推动“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这“五个一批”。据介绍,今年西藏将大力提升水、电、路、讯、网重点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完成13万贫困人口脱贫,20个贫困县(区)、170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实现易地扶贫搬迁16.3万人。大力建设边境小康村,解决边境小康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问题,为维护国土安全作出贡献。

特色产业“给力”

打造脱贫“引擎”

在“五个一批”中,发展生产脱贫处在首位。发展产业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使得对贫困人口的帮扶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而西藏凭借着独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来实现脱贫。2017年,西藏将通过推动青稞加工、光伏电站建设、特色种植养殖、水资源开发等特色产业的发展,确保5.98万贫困人口实现产业脱贫。

青稞是具有高原特色的农作物,用青稞磨制成的糌粑粉更是藏区人民离不开的特色食品。而事实上,糌粑粉也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食品,随着人们对于饮食健康的注意,其未来则可能走出高原、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对此产业的发展潜力,藏区农户和青稞加工企业都颇具信心。而今,在日喀则、山南等地,青稞种植和加工都已颇具规模。

2016年,日喀则市落实青稞种植面积78万余亩,落实青稞良种“喜马拉22号”示范推广面积40万亩。

在山南市,记者走访了乃东区的一家青稞加工厂。在这里,沿山坡修建的一排排水磨作坊颇具藏族特色,整洁美观。据该厂副总经理旦巴介绍,加工厂采用的是传统水磨来加工青稞,不仅环保,磨出的糌粑粉保质期也更长、吃着更香。2016年,这里生产糌粑67万斤,带动群众种植2.3万亩青稞,兑现青稞收购资金231万元,受益农户达到2600余户。糌粑加工厂除了使得种植青稞的农户增收,还解决了当地几十位农民的就业问题。

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日照时间长,发展光伏产业可谓得天独厚。今年4月,日喀则桑珠孜区江当乡的光伏小镇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启动。这里占地6.5万亩,计划总投资247亿元,将成为“光伏+生态设施农业”扶贫示范区。一期建成光伏发电并网后,预计可实现年收入5000万元,运营期间可解决贫困人口3000人就业。

同样基于西藏自然优势发展起来的,还有“净水产业”。西藏是中国淡水资源最丰富的省区,这里生产的天然饮用水在中高端市场上颇受欢迎。目前在全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很畅销的5100冰川矿泉水,即产自西藏当雄地区。水厂吸纳了近200名当地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目前西藏已有35家天然饮用水生产企业,去年总产量突破60万吨,为自治区经济的增长以及就业的拉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特色种植养殖业,同样是西藏产业脱贫的重要助力。在拉萨城关区蔡公堂乡白定村的油桃种植基地,记者见到了46岁的雇佣工人次仁卓玛。她原是附近的村民,土地被流转来以后,她就被吸纳到种植园工作,家里已经完全脱贫。现在,她每个月的工资收入有3000多元。而且她还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11月,还要涨工钱,到时候一个月可以拿到3600元。”同时,她家的土地每亩年租金也能收入2000元,“这些收入加起来完全够养我的两个孩子上学”,这让她颇为满足。在养殖业上,西藏探索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牧民”的产业扶贫模式。拉萨市曲水县曲水镇茶巴朗村的玉珠黄牛改良合作社,就带动了27户农家养殖奶牛170头,实现户均增收3至7万元。

事实上,西藏还有更多的产业与扶贫工作息息相关。比如2016年,旅游业就带动了4.9万人脱贫致富。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表示:“我们特别重视‘产业先行’,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引擎’‘牛鼻子’,带动脱贫攻坚实现良性循环,绝不干仅仅依靠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来脱贫。”

社会保障托底

生、老、大病无忧

如果说产业扶贫是给贫困人口以希望,那么社会保障就是给百姓以安心。

山南市乃东区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就是为当地“五保”老人生活“兜底”、实现“幸福养老”的典型代表。

走进服务中心的时候正是下午,老人们喜气洋洋地聚在楼门口晒太阳。中心的选址是经过多次勘察后才确定的,既有着良好的采光、宁静优雅,又尊重习俗,离寺庙近,同时还能方便老人们就医。整洁的院落里,共有3栋公寓式楼房、222个床位。据供养中心院长边巴卓玛介绍,供养中心的总投资超过2800万元,自2016年6月投入使用以来,已经接纳了乃东区80%的“五保”人员。

为便利老人们的生活,这里不仅有食堂、爱心超市,还有理发室和佛堂。房间里藏式的床榻、新置的液晶电视、独立的卫生间令老人们十分满意。“开始我没想到这里来住”,70岁的藏族老人边觉说。边觉无儿无女,原在索珠乡丁拉村当牧民。在入住前,他和很多人一样心存顾虑,供养中心条件如何,在那里住会不会觉得孤单?当地政府为了让老人们亲自体会一下新生活的状态,以“外出开会”的名义将像边觉一样的“五保”老人们“骗”到供养中心试住3天。觉得好,就留下来住;觉得不好,则可以回家。“以前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住了3天我可就不想走了”,边觉笑着说,“我赶紧让他们把我送回家去拿行李,然后就带着家当都搬到这儿住下了。”现在,边觉的晚年生活无忧无虑:早上定时起床用餐,白天拿着转经筒转山,下午晒晒太阳,晚上与老伙伴们唱歌跳舞。“除了每天要吃降压药,我的生活很幸福。”

现在,中心里最让边巴卓玛惦记的事,是护理人员的不足。“原计划入住老人与护理人员的比例要达到10:1,但现在是22:1,护理人员常常忙不过来。今年,我们对护理人员的待遇还会继续提高,争取让护理人员人数达到计划比例。”

生与老,是人生的两端。西藏在社会保障上的努力,除了有对老人的照顾,更有对新生儿的保障。

从前在藏区,由于风俗习惯的影响,藏族孕妇多选择在家分娩而不愿意到医院就医,这导致了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过去几年来,西藏出台《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区妇幼卫生工作的意见》,明确推进全区妇幼卫生工作的目标任务,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为了鼓励农牧民住院分娩,西藏推行了孕产妇住院补贴奖励政策。不仅生产的费用能够报销,陪护的家属还能按天拿到补助。山南市索珠乡恰当村村民,22岁的嘎松布赤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去年1月,我在市里的妇幼保健院生了宝宝,住了5天院,花了2400多元,全都已经报销了”,嘎松布赤说。除此之外,这期间她还获得了2480元的补助和奖励。

而今在政策的鼓励下,2016年西藏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已提高到了98%。西藏全区7所地(市)级妇幼保健院都已经建成或改扩建,74个县全部设立妇幼保健站,免费孕前优检项目也已覆盖全区。

社会保障同样重视自治区民众的信仰。现在,全区已经实现了在编僧尼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全覆盖。在大病医疗上,自治区实现了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农牧民每年可以免费体检一次,先心病儿童能够免费救治。据西藏自治区人社厅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达300万人次。

习近平曾指示说,要坚持富民兴藏战略,毫不动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西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勤劳努力、脱贫致富的故事,如同一条条飘扬的洁白哈达,令世界对西藏发展的美好未来更加期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15日 第 11 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