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 通讯:汉语为桥圆“中国梦” 丝路作带共享繁荣 蒂玛来自巴勒斯坦,从小就立志长大后考大学、学汉语。 “当我还是小女孩时,我就会把那些方方正正的文字誊在笔记本上、墙壁上甚至印在T恤上。虽然我不懂这些文字的含义,但只要看到它们,就不由得高兴起来。” 然而,在巴勒斯坦,像蒂玛这样的女孩儿上大学并不容易,选择专业更是受限。学习中文专业要交双倍学费,迫于经济压力,蒂玛只能转而进入约旦大学工程学院。 “我无法从枯燥的公式和机械的思维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于是我开始寻找自学中文的办法。”蒂玛通过搜集学习资料、看视频、找学中文的学生当语伴,努力自学汉语。 功夫不负有心人。蒂玛最终获得孔子学院资助,来到中国留学。 “中国远比我想象中美丽,这里的人们也比我想象的更加善良……我拉近了与理想的距离,我的‘中文梦’实现了!” 近年来,海外“汉语热”逐渐升温,和蒂玛一样,很多外国的年轻人都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心驰神往。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日益紧密的合作交流为这些年轻人实现“中国梦”创造了机遇。 来自阿富汗的哈密2010年开始在喀布尔大学学习汉语,如今已是喀布尔大学中文系的汉语教师。他说,汉语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为他打开了解中国的大门。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热情友善的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都令我神往。” 哈密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阿中两国将会加强各层面交流合作。“我希望编写适合阿富汗汉语教学的教材,将这把神奇的钥匙交给更多阿富汗人。” 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年轻人来说,他们的理想绝不仅限于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他们更希望以汉语为工具,搭乘“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顺风车,做沟通中外的桥梁,为合作共赢助力。 波兰女孩伊莎贝拉目前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高级班学习。她的中国情结源于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花木兰》。她告诉记者,她很喜欢花木兰的丹凤眼,“我常站在镜子前,眯着眼睛把眼角吊起来”。 伊莎贝拉特别关注波中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对两国领导人近年来的历次会晤如数家珍。“波中之间的交流方兴未艾,希望我能学好汉语,将来有足够能力从事促进波中友好的工作。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波兰旅游。” 语言为沟通架起桥梁,合作让联系更加紧密。汉语为桥,丝路作带,助力喜爱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圆他们的“中国梦”,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作共赢、共享繁荣。 |
相关阅读:
- [ 04-24]海外华裔青少年福州“寻根” 汉语短训班成效显著
- [ 04-08]意大利罗马大学孔院举办汉语教师培训活动
- [ 03-21]埃及开设首个私立大学汉语教学点
- [ 03-02]农林大德班孔院在南非克劳福德学校设置汉语教学点正式开课
- [ 02-22]江西万载学童诵读汉语迎“国际母语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