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潘心怡) 诗意的“人间四月天”步入下旬,北京植物园等多个公园“荷兰国花”郁金香花期正盛,不少民众纷纷在微信朋友圈晒起了踏春赏花的照片,然而一些游客踩踏花枝等“暴力赏花”行为却让春色黯然。 4月18日,北京郁金香花期正盛,中山公园吸引大量游客游园赏花,不少人拿起手机记录美景。潘心怡摄 “暴力赏花”防不胜防! 近日,有市民向中新网记者反映,周末在北京植物园游玩时,发现有人为了和郁金香“近距离接触”,不顾公园相关提示,踏入花丛与花合影,不仅踩踏花枝,甚至还有采摘的行为,“太暴力了”。 “在发现不文明的赏花行为后,我们肯定会劝阻。”北京植物园工作人员陈雨向记者表示,“但有的游客跟我们‘打游击’,看护人员一走就又钻进花丛中去了,防不胜防。” “暴力赏花”问题同样困扰着郁金香展期间的北京中山公园。 热爱摄影的王女士是中山公园的常客,她告诉记者最近每次来都会看见个别游客无视指示牌踏入绿地和花丛,“蹲里头、坐里头拍照,把花儿都糟践了”。记者在现场发现,中山公园深处观赏道路两旁的少部分郁金香已被“摧残倒地”。 事实上,为倡导文明游园,北京植物园和中山公园均采取了多项措施。两个园区均竖立了大大小小的指示牌、设立围挡栏保护花卉,并且都派出了大量员工对展区轮流看护。 4月18日,北京中山花园郁金香展期间,少部分花卉惨遭游客踩踏。潘心怡 摄 都是晒朋友圈惹的祸? 在微信朋友圈晒踏青出游的照片最近十分流行,得益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的助力,花期北京的各大公园、植物园变成了朋友圈里的“网红”景点。据悉,北京植物园光是周末两天的客流量就超过了12万,而今年郁金香展期间的中山公园已吸引逾43万游客。 然而,为了获得更多人的“点赞”,不少人晒出的照片是以破坏公共环境和公共秩序为代价。此前媒体报道,为拍摄花海美景,一些游客竟破坏铁路护网、擅闯轨道,甚至导致列车被逼停。 如果说踩踏花枝“罪责尚浅”,那么为拍照摇落一树桃花、骑文物、逼停列车……此类新闻不断涌现,不禁让人追问:为晒朋友圈,底线都可以不要了吗?也有观点认为,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朋友圈俨然成了个人的“秀场”,展现的是个人素质,不能让“朋友圈”背黑锅。 对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评论到,部分人社会责任感太弱、缺乏自律是造成不文明游园的主要原因。 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文臻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暴力赏花”现象背后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基本秩序的建设。 他指出,以家庭为单元游园赏花的约占三分之一,已经成为常态化的游园人群。有些父母在公园管理者提示或者提醒其注意时,不以为耻,非但不自我纠正,还以“孩子小不懂事”等理由解释、遮掩其错误行为,实际上严重影响了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长。 4月18日,中山公园内,部分游客无视公园提示,踏入防护栏内拍照。潘心怡 摄 如何才能“劝君莫采撷”? 问及如何才能解决此类现象,不少专家学者认为,主要还是要靠园区的管理。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就向记者强调,必须从管理层面着手解决,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良好的公民意识都是管理的结果”。 “古人醉不折枝的游园赏花行为艺术值得我们学习”,胡文臻更进一步指出,进入园景场馆活动所体现的“公共性”“多样性”“满意性”,不仅需要公众以真善美的道德行为去践行,同时需要园景场馆秩序化的建设规章来保障。 胡文臻表示,从管理层面出发,一是要建立健全赏罚分明、公开曝光、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供给活动工程的各项规则,二是要建立以“人”为特殊产品(服务对象)的需求行为艺术活动工程的标准化建设评价体系。 其实,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北京各大园区“暴力赏花”的情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善。 陈雨透露,北京植物园主要靠加大围挡栏的设置进行治理。他戏称,围挡栏的设置过程就是在和不文明观赏行为“博弈”,“哪里的花踩踏严重了,就赶紧补上围挡栏。” 由于中山公园的郁金香主要围绕古树和古坛进行造景,面积较为分散,不利于集中看护。除了传统的管理方法外,中山公园还借助新媒体提高管理水平。 郑思光告诉记者,不少游客在发现“暴力赏花”现象后,会主动在微博上传照片并和中山公园的账号互动,帮助工作人员查缺补漏。 “希望游客多一些这样的良性互动,及时帮助我们采取措施、加强看护,而不是只顾在朋友圈晒‘暴力赏花’得来的合照。”他呼吁。 |
相关阅读:
- [ 04-24]四月荧屏好剧扎堆 稳定“流量”还得靠戏骨
- [ 04-19]《繁星四月》开启人间四月 吴奇隆戚薇上演寻情记
- [ 04-18]两卫视回应《白鹿原》停播 《繁星四月》"救场"戚薇讶异
- [ 04-18]厦门四月天气阴晴不定 20日平均气温下降6℃-8℃
- [ 04-17]四月飞沙天,看兵哥哥如何为战车换新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