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今年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规模继续扩大,达到334万人,比去年同期多增了16万人;从调查失业率来看,3月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都比2月末有所回落,处于较低水平,可谓开局“温暖”,平稳向好。
用工回暖,返岗率高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100个城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数据的分析,一季度市场招聘人数同比增长了7.8%,求职人数同比增长了2.1%,求人倍率(岗位数与求职人数的比)是1.13,求人倍率同比上升了0.06。
“通俗地讲,就是市场招聘需求的增长快于求职人数的增长。”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说,“在这当中,制造业的需求有明显好转,用工需求同比增长了9.3%,与总体需求的增速相比,高了1.5个百分点。”
同时,人社部对3314家企业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春节前员工的总量为193万人,截止到正月二十,返岗员工189.2万人,达到节前的98%以上。一季度末,员工的总数达到201.9万人,比节前增长了4.6%,多地反映今年节后的员工返岗率总体比去年同期高出1至3个百分点。
此外,人社部对500个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在外务工的人数为27.9万人,同比略减了2.1%。但就地就近的就业持续增长,一季度末,本地非农就业的人数为6万人,同比增长了7.1%。
“这几组数据与宏观经济数据透露出来的信息比较一致。”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我国的GDP增速从去年前三季度的3个6.7%,到第四季度的6.8%,再到今年一季度的6.9%,划出了一条平稳的上扬曲线,大大促进了就业的增长。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值、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与就业密切相关的数据也好于预期,对就业也产生了很强的拉动作用。
利好不断,保障重点群体
面对795万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社部日前启动为期两个月的城市联动招聘活动。据初步统计,已有140家省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报名参加,联合网络招聘大会预计有10万家以上用人单位参加,提供不少于130万个岗位信息。
在“三去一降一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形势下,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基本上平稳有序,2016年总共安置72.6万人。“今年一季度,去年应该安置还没有安置的职工绝大部分已得到了基本安置。”张义珍说。
近日,人社部、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7年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的通知》明确,确保为每位分流职工至少推荐3个就业岗位。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燕斌指出:“意见提出的背景,一是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继续稳住就业基本盘,进一步改善民生;二是针对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群体在就业中面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措施,抓好重点群体工作,防范失业风险,守住底线。”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新旧动能的接续与新旧业态的更替必然伴随着劳动力需求结构的改变。意见顺应并服务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这个主线,以求人力资源供求更加匹配,最终实现人尽其才。”刘燕斌说。
坚守底线,破解难题
就业既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底线。尽管开局“温暖”,今年的就业形势仍然错综复杂,总量压力依然很大:2017年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有1500多万人,扣除自然减员腾退的岗位数,还需城镇新增就业1000多万人。同时,还要为去产能职工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留出空间。
此外,在经济回暖期和转型期,普工难招的压力反弹,技术技能等各类人才短缺的矛盾加剧,而与此同时,一些大龄低技能劳动者、部分高校毕业生仍然就业困难,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
“虽然困难和挑战不少,但是我们也有不少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周天勇说,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良好支撑条件,稳增长政策效应将继续发力,经济有望实现6.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一些新业态、新动能正在形成,这些都将拓展就业增长空间,增强经济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说。
此外,我国已形成了一整套积极就业政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也不断完善,促进就业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专家认为,综合这些有利因素,实现就业平稳向好不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