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在农村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力推进互联网进校园,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帮扶缩小城乡教育鸿沟。这是湖北在利用互联网为乡村学校开展教育扶贫的积极探索,而这种模式正在全国多个城市逐渐铺展开来。 未来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 杨佩颖) 黑板里嵌着一台电视机,屏上的图片不时变换着,老师一会儿指着图片讲解,一会儿转身对着讲台前大约2米处一台电视机里8个孩子亲切提问,电视机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当日,湖北麻城师范附属小学的美术老师李霞正在该校的录播教室,给麻城市白果镇的8名一年级学生上课。 而类似的场景出现在另一个城市湖北省黄石市,身处阳新县偏远山村的孩子,可以和在黄石城区的孩子一起“上课”,享受同样的老师教学。 近年来,湖北省在农村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力推进互联网进校园,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帮扶缩小城乡教育鸿沟。这是湖北在利用互联网为乡村学校开展教育扶贫的积极探索,而这种模式正在全国多个城市逐渐铺展开来。 互联网的普及正悄无声息的为中国的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变化。 湖北麻城乘马岗镇胡家墩教学点,老师在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教育云平台里的课程。 时光追溯到一年前,2016年4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实施‘互联网+教育’,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这是习近平在扶贫工作中多次强调的。 实施“互联网+教育”正是助推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把利剑。今年的政府报告中,首次写到扩大在线教育信息消费,显然,在教育进一步改革中,互联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互联网+教育”助推脱贫攻坚实践已让众多山区的孩子们享受到优质教育,享受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改革成果。 全国87.6%中小学实现网络接入 甘肃的老师在主持,云南的老师在上课,海南的老师在举手提问,上海的老师在旁边鼓掌,“讲得好,就点赞,没有边界。”这是沪江首席教育官吴虹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描述的一个画面。 吴虹介绍说,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这些老师和在线课堂得以互联互通。被互联网改变的不只是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的老师,还有支持这些学校的支教模式。 每年寒暑假,不少大学生就会带着行李,到贫困地方支援那些学生,这是传统的支教模式,互联网的普及打造出了“互联网+支教”的模式,一根网线就能链接大学志愿者和乡村学校。 “如果全国那么多高校那么多的支教团队都愿意用‘互联网+’的方式,那些缺少老师们的乡村学校,就会发现有大量的志愿者在网上愿意服务他们,会大大提高效率。”吴虹说。 “互联网对教育带来的是‘最简单的,最直接了当的一种变化’,它给了在贫困或偏远地区的孩子以前不可能想象的到北京的中小学课堂来‘听课’的机会,现在靠手机APP就能实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蓝在接受未来网记者访谈时表示。 未来网记者从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发布的《回望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获悉,目前,全国中小学(除教学点外)中,87.6%的学校实现网络接入,配备多媒体教室280万间,占普通教室的79.4%;82%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其中53%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室全覆盖。学校统一配备的教师终端、学生终端数量分别为768万台和1026万台,学校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 互联网打通优质教育输送 破解中西部教育资源匮乏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传统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利用信息化打通优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输出的通道,让中西部学生在课堂上同步接受质量较高的基础教育,已经成为破解中西部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匮乏问题的有效途径。” 新东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在互联网推动下,教育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教育扶贫带来了机遇。 “‘扶贫先扶智’是精准扶贫议题下的重点,在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束缚下,传统贫困地区所能触及的教育资源还不足以支撑其实现脱贫的目标。”长期探索互联网+教育的沪江创始人兼CEO伏彩瑞表示,互联网天生具有公平属性,它可以将优质资源的供给者和需求者连接在一起,最终达到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实现教育扶智、数字脱贫。 今年“教育扶贫”概念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且李克强总理提出了2017年的教育任务——“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强调要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教育工作者,淮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对此感受颇深。他认为,“互联网+教育”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弱势群体孩子提供均等教育机会,让他们得到所需要的教育,最终脱离贫困,创造新的未来,这是最根本的、最彻底的扶贫,也是这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全国政协委员袁伟霞认为,互联网+教育可有助于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 “优质的教育资源,用相对很低的成本送到边远的地区,缩小这些地区的由于教育资源的差异导致的教育的差异”,袁伟霞委员表示,这将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助推教育扶贫。 大数据助力脱贫攻坚提高效率 今年2月份教育部发布《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到,2017年要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学校互联网全覆盖、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接入带宽10M以上的中小学比例达到70%,多媒体教室占普通教室比例达到80%,普通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学校比例达到60%。 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出国家加大教育信息化,实施互联网+教育的决心。 但是不是全国所有学校都实现了信息化设备和互联网全覆盖,就是全面实现“互联网+教育”呢?如何实施“互联网+教育”,助推脱贫攻坚,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 共青团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腾表示,网络已经成为们目前青少年工作、生活、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载体,重要的平台。她认为在进行帮扶或教育扶贫时,也应该有效的利用这些科技手段和资源,“把我们的教育的均等化,把这些教育的资源充分的利用和对接起来。” 江苏大学副校长宋余庆认为,“说到底,教育精准扶贫就是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从事在线教育的文都教育CEO冯小平则建议,要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教育与教育之中,通过数据的精准支持,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地区的具体需求,以此来让效率变得更高。 湖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表示,互联网教育在当前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说形成了教育的另一种形态,对教育普及化、教育服务性、教育终身性等方面都能做很多贡献。” 对此周洪宇在互联网教育的立法方面提出建议,“加强和完善互联网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互联网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互联网+”为教育发展带来新的生命力,让贫困地区群众在脱贫致富道路上更加主动、自信、坚定。 |
相关阅读:
- [ 04-19]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写在习近平总书记“4·19”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
- [ 04-19]习近平"4·19"讲话一周年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 [ 04-19]习近平“4·19”讲话一周年特稿:吹响迈向网络强国的号角
- [ 04-19]"4·19"讲话一周年:福建善待网络民意 网信工作亮点纷呈
- [ 04-19]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4·19”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