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一片桃园“三重收益”,“小目标”即将实现

2017-03-30 18:47:28 王鹏程 谢道韫 来源:镇江日报  责任编辑:陈勍   我来说两句

杜富海花二十几万新盖了一栋房子,做“农家乐”,正在装修。站在桃园的田埂上,他的言语中充满了期待:“桃子上市时就能派上用场,采桃的游客就不用再为吃饭发愁了。”“我的收入是靠种田得来的”

三四月开花,五六月结果。这是大自然与勤劳桃农的约定。这份约定不止“三生三世”,而是地久天长。

一朵,两朵,三四朵……桃花正次第开放,虽然今年桃花比去年晚开了几天,但对杜富海来说却是个好消息。一方面,他有足够的时间把自己种的有机草莓卖完;另一方面,还给他腾出时间“把想做的事做完”。

杜富海想做什么事呢?他指了指桃园里的一栋房子。“这是花二十几万新盖的‘农家乐’,正在装修,桃子上市时就能派上用场,到时候采桃的游客就不用再为吃饭发愁了。”

“农家乐”是杜富海心中期望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桃园的“第三次收益”。杜富海解释道——

第一次收益当然是桃子本身。“40亩桃园,从大分类上来说有油桃和水蜜桃,水蜜桃又有千代姬、白凤、拂晓和良元4个品种,全是有机种植。一般5月底上市,9月退市,总产量2.5万公斤左右,每公斤16元的价格已经坚持十几年了,一季桃子总收入超过40万元。”

第二次收益来自林下经济。杜富海指着已长了很高的草说:“这可不是杂草,是我们特意种的黑麦草。”黑麦草当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它是500多只鹅与1000多只鸡的“口粮”。草鸡、老鹅、草鸡蛋,一年又能带来近10万元的毛收入。

现在,桃园能够带来50万左右的收入,而种的10亩高架有机草莓一年还有30万左右的收入。杜富海的“小目标”是年收入超过百万,农家乐是他实现梦想的重要支撑。

杜富海与父母同住,一家6口,无论总量还是人均,收入水平已经在戴庄名列前茅。但他的自豪感比别的农民更为强烈。因为——“我的收入不是打工、办厂挣来的,而是靠种田得来的,靠的是产业一条龙!”

而这,恰恰是他的师傅——赵亚夫多年的梦想。

屡败屡试仍然坚持“绿色生产”

杜富海是位“80后”新型农民,对农业和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弃工从农、以农致富,是著名农业专家赵亚夫的弟子。

赵亚夫弟子众多,但杜富海不可替代。

上周四我们采访时,年过古稀的赵老特意陪同到场,而且“执意”要让记者看看杜富海的草莓大棚。大棚里,草莓像花盆一样种在架子上,这就是赵亚夫推广的高架种植法。“草莓在半空,人就不用弯腰打理了,劳动强度会下降很多,而且果子不接触土壤也更干净。”

“这里还有故事呢!”赵亚夫的话起了个头,笑着望向了杜富海。心领神会的杜富海讲起了自己种草莓的故事。

“2012年,在赵主任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种植有机草莓。”杜富海说,“草莓很娇气,容易生病。而有机种植不能打农药,风险很大。”果然,第一年下来,“90%的苗都病死了,颗粒无收”。

“第一年不成功,有思想准备,也没灰心。”但让杜富海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年、第三年仍然不成功。“还没到挂果时,苗子就开始枯萎、病死。”“这时候,有邻居劝我偷偷打点农药,好歹也能收点果子,减少损失。”但杜富海守住了“底线”,他说:“我是赵主任的徒弟,不能不听赵主任的话,一定要坚持绿色生产。”

第四年,失败还是如期而至。“这个时候我也动摇了。我给老婆说,没脸见赵主任,干脆出去打工算了。”最后,还是赵亚夫一番鼓励的话留下了他。

屡败屡试,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五季草莓生长过程中,虽然也有病虫害,但毕竟控制住了。今年春节前开始挂果,现在仍在盛产期。“由于是有机种植,每公斤40元的价格还是供不应求。妇女节那天,一下子来了100多人,草莓都被采空了。”

采访中,杜富海的电话不断响起:有人预约赏桃花、采草莓……

看着杜富海忙碌地接电话,一旁的赵老微微抿着嘴,眼里透着慈祥,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赶上了种田的“好时代”

年收入接近百万,家里新盖一处房子,新添置了一辆二十几万的小轿车,在同村人的眼里,杜富海是个成功的“80后”。

能够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杜富海觉得除了自身努力,主要还是赶上了种田的“好时代”。

“种田最怕没技术。我却遇到了镇江最好的农业专家赵亚夫,在他的带领下,戴庄名气越来越大,个人也跟着受益。”杜富海还说,老百姓日子普遍红火起来,对农产品的要求也高了,乐意花高价买放心的农产品。我们种的有机大米、有机水蜜桃、有机草莓才能卖上好价钱。

当然,杜富海说的“好时代”还包括互联网。他打开微信,里面有六七个微商,就是这六七个微商,帮他能销掉了80%的桃子和近一半的草莓。“看,这个微信名叫‘欢爷’的人,去年帮我卖了近千斤水蜜挑;还有这个叫‘夏朵’的人,在南京开了个服装店,每年都要七八十箱水蜜桃送给客户。”杜富海边翻看微信边感叹:以前农民创业真难,既要种得好,还要能销售。现在有了“互联网 ”,只要你种出来的东西好,他们会找上门,而且年年来,很稳定。

“老听别人说‘互联网 ’,现在才真知道它的好处了。你看,我连他们的真名都不知道,很多时候他们从网上付账,我找物流发货,连面都不用见。”

互联网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解放了农民。用杜富海的话说,你只管把东西种好,种到全村全镇全县最好,乃至全市全省最好。当然还要诚信,不能掺假,不能缺斤少两。“销售的事,互联网就帮你摆平了。”

绿色产品 互联网,是杜家农产品销售不愁的两大原因,其中,最核心的还是绿色。“互联网上卖的东西多了去了,人家为啥非要来‘ ’你,当然是你的东西有特色、质量好,人家吃了还乐意再吃。”杜富海坦言没有研究过“一号文件”,但他对绿色生产方式有着自己的独到理解。

不仅仅杜富海钟情于绿色种植。如今,绿色生产、有机栽培,已经成为戴庄的名片。

镇江市劳模、戴庄村党总支书记李家斌自豪地说,坚持10多年的有机种植,戴庄这个昔日落后的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白富美”。“我们有4000多亩土地连续8年没有使用化肥,土壤有机质每年增加5%,指标绝对值超过了2,是镇江地区有机质含量最高区域之一。”去年,南京师范大学生命工程学院在戴庄做了一项生态测试:戴庄稻田间已有127个生物物种,且80%都为益虫,形成了闭合的食物链;而邻村不搞有机种植,稻田中的物种只有二十几个,且多为害虫。

“有机种植这条路走对了。”李家斌说,一方面,环境得到了修复,青山绿黛、白鹭齐飞,戴庄处处是美景;另一方面,群众富裕水平大幅提升,截至去年,戴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2.3万元,在句容排名靠前,早已甩掉了贫困帽子。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到杜富海的桃园,走进戴庄的田间地头,我们就能真切感受到这句话的生动实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