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重磅!16位专家解读美加息如何影响你我钱袋

2017-03-17 13:35:49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周冬 周冬  
分享到:

光明网3月16日电(光明日报记者 冯蕾 光明网记者 张琳) 3月16日,针对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组织院内外知名专家和媒体,共同研讨加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下一步的应对策略。来自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东兴证券的知名专家,围绕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可能对宏观经济走势、国际经贸形势、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以及对中国重大战略的影响展开深入探讨。

重磅!17位专家解读美加息如何影响你我钱袋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

当前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道,经济增长相对比较强劲,通货膨胀率逐渐接近美联储所关注的2%的水平。目前美联储加息时机比较合适。此次加息并不意味美国的货币政策已经收紧,总体仍较宽松。

首先,本次加息在市场预期之内,此前市场已消化了很多预期的影响。加息之后市场仍有一定反应。美元汇率指数下跌1.08个百分点,美股上升0.8%。对于此次加息国内反应也很快,今天上午央行回购利率、中期借贷利率、招标利率均有上升,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上涨400个点。

其次,美联储官员表示今年还有三次加息,明年也可能还有三次。今后美联储如果持续加息,美元进一步走强,美债收益率上升,则全球债券收益率曲线都将上移。未来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外融资的借贷成本将会上升,债务也将存在一定风险。

第三,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去年以来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一季度经济增长有很多亮点。今年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6.5%左右的增长没有太多的悬念。2017年是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年,若美联储连续升息,将引发国内借贷成本的压力上升,对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第四,未来对于美国经济走势,美联储加息步伐,以及美国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以后,对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及各方面影响还要持续观察。应积极跟踪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和影响,及早做好应对。

重磅!17位专家解读美加息如何影响你我钱袋

光明日报记者冯蕾/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

本次美联储加息,需重点关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做实了美元进入加息周期的基本判断,下阶段要紧密跟踪加息的节奏和力度。对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将产生哪些深刻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该如何有效应对?三是中美两国应加强战略沟通,为稳定世界经济作出表率。四是我国应展现大国自信,保持战略定力,趋利避害,及时对美联储加息等国际大事件作出回应,向世界传递积极稳定信号。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白和金:

国内外市场如此关注美联储加息,这本身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已是一个既成事实,而且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不会因为某个政党或某位政治领导人上台而出现反转。其次,本次美联储加息酝酿已久并且在市场预期之中,与特朗普上台并没有直接关系,也未造成外汇市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剧烈动荡,我们也没有必要急于去做出一个大的反应,淡定的心态冷静观察即可。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本次美联储加息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加息周期,可能6月份、年末还有一次加息,加息周期会到什么时候为止,力度会有多大,会受什么国内国外经济因素或者非经济因素影响,这是更值得我们下阶段深入观察和研究分析的事情。在关注美联储带给我国直接影响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由其他经济体政策调整可能给我国带来的间接影响。总的来说,美联储加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充分认识其可能带来的深刻影响,趋利避害,形成合力,在充分利用它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并最大限度避免减少对我们带来的负面冲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马晓河:

一是美元加息周期已到来,目前来看,虽然本次加息对我国总体影响较小,但应密切关注加息周期形成所可能带来的“叠加效应”。二是我国是典型的出超型经济体,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美元加息将从供给层面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冲击。从历史经验来看,美联储加息将会对汇市、债市、股市、期市产生深刻影响,需提前加以预判。三是美联储加息将对我国宏观政策产生影响,维持稳定货币流动性的难度将会有所增加,稳增长目标达成难度也会随之增大。三是要认识到近年来我国应对美联储加息的综合能力正在加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有明显提升。建议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和弹性;抓紧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特别要关注输入性通胀和国内价格持续上涨叠加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

重磅!17位专家解读美加息如何影响你我钱袋

光明日报记者冯蕾/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