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乱象丛生! 互联网上流通的微整形药剂95%都是假的

2017-03-16 16:36:06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曦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广州3月16日电 题:整容市场乱象丛生 谁为美丽安全买单?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郑天虹、肖思思

近日,珠海一名25岁的女子到熟人推荐的一名自称从韩国进修美容归来的朋友家中注射玻尿酸,致使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堵塞、右眼失明。

“新华视点”记者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了解到,近一年来,该科室接诊因美容失败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平均每月达18人,比上年同期上升70%多。由于利润高、违法成本低、监管弱等因素,美容整形行业已形成包括药商、美容院、培训班等在内的非法产业链。

互联网上流通的微整形药剂95%都是假的

据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罗盛康介绍,朋友圈和微博中流通的微整形药剂95%都是假的,大量医疗美容事故都是由于假针剂引起的。

广州华美医疗美容医院副院长赵晶晶给记者展示了有正规进口渠道的医疗注射产品,上面有中英文介绍、进口时间及批号、代理机构名称等。邵女士是非法医美机构的从业者,自己也因非法美容注射致左眼失明,她告诉记者,医美市场上流通的药品相当混乱,很多包装上只有英文,无进口批号,有的里面甚至还有颗粒。

记者调查发现,假针剂在互联网上公开售卖。目前在国内美容市场流行的日本美思满公司生产的人胎素产品,在淘宝上以每盒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的价格售卖。在日本医疗行业从业多年的名古屋大学医学博士李岚告诉记者,按日本相关法律规定,这类注射类的药品不能对个人销售,所以不可能通过代购带回国;中国法律也不允许此类药品进口。因此,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这些声称来自日本的人胎素都是假的。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很多非医疗专业人士组团去日、韩培训整形项目,如果不去参加这种培训,就拿不到这类所谓的进口药物,而这种药物是这个行业的重要暴利来源。据了解,在正规医院,注射一支肉毒素价格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北京一个不法窝点宣称的“韩国进口”肉毒素拿货价每支480元至650元,卖给客人的价格约2000元至5000元,有些产品甚至论斤卖给美容院或工作室。

记者发现,在淘宝上玻尿酸价格最低的只有几十元。其实正规厂家的玻尿酸差价并不大,价格都很高。那些低价产品都是仿造品,质量无法保障,有的还使用国家早已明文禁止使用的奥美定冒充玻尿酸。

在鸡腿上练习扎针 非法整形瞄准“朋友带朋友”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公安部门破获了多起美容院、工作室销售使用违法美容假药和医疗器械案件,查处现场让检查人员惊叹:无营业执照、无医疗美容资质、“资深整形师”出自七天培训班、简陋且无系统消毒的手术室、一大批无批准文号的药品及医疗器械。

罗盛康说,正规整形医院开展的培训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所有的培训对象必须具有医师资格,最低职称是主治医生。目前在中国仅有1万名左右的医师具备整形美容的资质。一些非法微整形培训班培训场所不具备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很多培训老师都是非专业整形医生出身,学员先用鸡腿、鸭腿、猪肉练习,练习熟练后互相扎针,学员被扎坏眼球、失明的情况屡见不鲜。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不少美容院从事非法整形,一些个人或者机构暗藏在居民小区、公寓、写字楼、宾馆等场所,打着工作室、生活馆、养生坊旗号做着非法整容的生意。他们往往通过微信朋友圈揽客,接待的多是熟客或者熟客介绍的朋友。由于此类工作室提供的价格往往比正规医疗美容机构便宜,吸引了不少爱美人士。

邵女士说,她的工作室有客户5000多人,都是朋友带朋友、熟人传熟人积累的客户,大家都特别信任。而据赵晶晶介绍,广州华美医疗美容医院是广州最大的民营医疗美容医院,注射美容的客户才1000人左右。

民不举官不究 非法整形处于监管盲区

沈阳妇幼保健院整形美容外科医生裴宁说,按照规定,凡运用药物、手术和医疗器械等医疗手段,对人体进行侵入性治疗,从而达到对机体形态、皮肤等进行重塑和修复等美容性治疗目的的,均属医疗美容项目,须在卫生部门批准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非法整形违法成本很低。记者采访了数例在非正规机构整形失败的受害人,由于肇事者要么是老板请来的培训老师,要么是自己的同事,要么是朋友介绍的机构,最后都因为“碍于情面”又不愿声张不了了之。赵晶晶说,整形失败带给受害人的有些是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但目前非法整形处于民不举官不究的状态,违法者大多未受到重罚。

有少数想维权的受害人发现,维权无门。这类生活美容机构注册的是工商服务行业执照,而医疗美容行为由卫生监督部门监管。维权过程中,工商部门说是卫生监督部门的事,卫生监督部门称自己没有执法权,而公安部门称这属于民事纠纷,他们也管不了。

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大源头打击力度,减少市场上的假药横行。同时加强跨部门协调,卫监、药监、公安等关键部门,明确职责,联动查处。此外,严禁无资质人员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对造成人身伤害的行为从严惩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