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学术造假被指成本太低 政协委员呼吁建信用体系

2017-03-12 15:08:54 张 晔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王祥楠  
分享到:

原标题:学术不端成本太低 得来点狠的

2016年底,国内某大学校长因学术不端行为,被撤消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收缴尚未使用完的基金,2篇论文被海外SCI期刊撤稿……

近年来,类似这样的严重学术失信、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位校长依然安坐校长宝座,许多学术造假者依然可以参与其他项目研究。

“这说明,在中国学术造假的成本太低,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没有动真格。”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对科技日报记者说道。

2015年,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2016年,以科技部牵头的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同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016年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外通报2015—2016年期间查处的8个科研不端行为典型案例,并公布近期查处的61份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

“学术治乱过程中多头治理现象非常严重,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学术信用体系是根本症结所在。”胡刚说,相关部门不是没有意识到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性,但是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上名硬实软、缺少“牙齿”。

美国知名网站“抄袭监察”发布的报告甚至建议中国政府、大学和机构、出版商应该采取措施,阻止“中国研究滑向深渊”。

胡刚说,早在2007年,科技部联合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6个部门就共同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现在看来,这一联席会议制度失之于虚、失之于软,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为此,他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在社会信用体系之中,增加学术信用体系;二是各部委应研究制定相对统一的学术失信、学术不端行为认定和惩戒办法,明确失信不端行为的具体情形,受理主体、处理流程、惩处措施等条款;三是建立国家学术信用大数据中心,对违规者除接受学术处理外,同时还应受到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内其他形式和内容的约束和限制。(记者张 晔)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