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卫星: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土地整治
2017-03-10 14:22: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周冬 周冬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曹卫星: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土地整治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从大学教授到副省长,再到中央部委官员,全国政协常委曹卫星履新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仅一年时间,但他已经跟“土地”打了近40年交道。 曹卫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一直关注“三农”问题。从江苏省政府到国土资源部的工作调动,“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调查研究‘三农’问题的平台和直接参与政策制定的机会”,曹卫星说。 耕地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基命脉。今年两会期间,曹卫星在耕地保护问题方面关注哪些重要工作?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要如何做到“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碗里主要装着中国粮”?曹卫星表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护好耕地,“坚守耕地红线绝不能有闪失”。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耕地净减少放缓。不过,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的巨大压力,耕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要守住耕地红线,从源头看无疑是努力减少占用耕地,曹卫星说。为减少侵吞城市周边耕地,去年中国在城市周边范围内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9370万亩。这些一经划定就不能随意更改的永久基本农田与森林、河流、湖泊、山体等共同成为城市开发的实体边界。 除了对占用进行管控外,曹卫星指出,中国的耕地保护方式逐步转向“用途管制、占补平衡、土地整治、补偿激励”综合施策。一旦耕地被占用,那么核心的补救措施就是占补平衡(建设占用耕地必须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而落实这一措施的基础是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的“1+N”效应 在部署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土地整治,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地整治,通常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曹卫星看来,能发挥出的“1+N”的综合效益是土地整治的真正价值所在。比如,土地整治能提升耕地生产能力,助推脱贫攻坚。“十二五”期间,中国60%的高标准农田是通过土地整治建成的,这让农田产出率普遍提高10%-20%,新增粮食产能约370亿公斤。各地农民参加土地整治劳务所得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让1亿多农民得到实惠。 此外,通过田块的平整归并、田间灌排渠系的完善等,土地整治能解决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卡脖子等突出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此同时,农村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也能通过整治得到改善。土地整治投入还能直接拉动社会投资,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曹卫星直言,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发展动能不足、生产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不适应、基础建设滞后等挑战。同时,还受到农村资源环境“底板”和农业补贴“黄箱”政策“天花板”的双重挤压,难度很大。 通过土地整治加大农业基础投入,是世界各国农业补贴政策应对“黄箱”约束的通行做法。曹卫星说,鉴于此,现在更需要确立土地整治多功能目标定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谋划和推动土地整治,这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工程。曹卫星透露,今后将在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多样化实施模式上寻求突破,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土地整治,确保完成“十三五”期间通过土地整治建成2.3至3.1亿亩高标准农田目标任务。 |
相关阅读:
- [ 02-15]国土部:组织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重点项目
- [ 12-30]“十三五”全国土地整治规划 获批
- [ 07-12]国土部:以土地整治为平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 [ 12-19]莆田城厢区云峰村土地整治 村民走进新家园
- [ 12-04]拆旧房增耕地——莆田仙游县农村土地整治见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