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长为啥这么能圈粉?教你读懂王毅记者会内涵
2017-03-09 11:26:43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责任编辑:蔡秀明 赵舒文 |
分享到:
|
(二) 今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因此,8日的这场记者会也是盘点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一个契机。 2016年底,在一场关于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学术研讨会上,王毅曾用更加主动、更加进取、更加自信、更加成熟来形容如今的中国外交。8日的记者会上,王毅更进一步,总结出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三个鲜明特征:先进性、开拓性和稳定性。 这三点,恰好对应的是观察中国外交的三个维度——理念、实践和风格。 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图片来自新华社 从理念层面来看,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比如打造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相比曾经在国际关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零和博弈思维,这些中国理念开创了新路,也更符合各国利益交融的时代特点。这也就是王毅所说的“先进性”。 从实践层面来看,中国外交积极进取,步子迈得更稳也更大,构建起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大力打造海外民生工程,世界对中国外交的观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外交提供更多让各方受益的合作机会,提供越来越多国际公共产品,为中国赢得了口碑,也争取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来,中国外交不断推出服务国内发展的新举措,离普通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近。随之而变的是中国外交官的身份角色。在国人眼中,以往穿梭在谈判桌前、西装革履的中国外交官,现在也是推销员、救生员,穿梭在战火硝烟、疫情动乱之中,为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奔走。这种变化背后恰是中国实力的变化——随着中国出境公民和海外利益不断增多,中国外交在这方面的任务只会越来越重。 再从风格层面看,中国外交的稳定性已经成为突出现象。2016年以来,国际上“黑天鹅”层出不穷,以英国“脱欧”、美国大选为标志,西方国家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思潮迭起,一些曾经是国际共识的理念,如开放主义、多边主义、贸易自由主义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怀疑。与国际上的种种“不确定性”相比,中国外交大方向保持稳定——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始终主张对现有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在维护中加以改革完善,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包容理念。 尤其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年度首访就出席达沃斯论坛年会,重点谈经济全球化问题,更是打破国际上不少人预期,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大国作用。用王毅的话说,今天的中国是“国际形势的稳定锚,世界增长的发动机,和平发展的正能量,全球治理的新动力”。 |
相关阅读:
- [ 03-09]更开放的会场 更民主的氛围——中外记者热议中国两会
- [ 03-09]海外留学生看两会:出国前后关注点大不同
- [ 03-09]11位部长金句频出 “两会部长通道”再掀热潮
- [ 03-09]“两会”微观察:政府工作报告是这样起草的
- [ 03-09]“两会”议政录: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