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重庆篇】一个贫困村的“蝶变”

2017-03-07 19:42:20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市民在玫瑰园游玩。(南川区生态农业园区管委会供图)

南川木凉,是重庆屈指可数的整乡脱贫样本;汉场坝村,则是这个样本的缩影。

3月1日,天气大好,汉场坝村绿意盎然,各个特色农业园都趁着好天气招呼工人赶紧上工,为即将到来的乡村游高峰做准备。

从种植到养殖,从地上跑的到水里游的,这个面积7.5平方公里的行政村里,各种特色产业兼具——事实上,正是看准了乡村旅游这个大市场并果断调整产业结构,汉场坝村才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示范村的转身。

曾经贫穷

眼下的汉场坝村,道路宽阔、田埂整齐、设施齐备,各种花儿含苞待放,俨然一派新农村模样。

不过,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时间倒回去几年,汉场坝却是另一番景象。

“赶场没地方,道路没硬化,砖混的房屋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真是个一穷二白的村庄。”村民委员会主任陈所伦说,至于产业,更是亮点全无。村民几乎都是自顾自地种粮喂猪,收益少还不环保,累死累活却不讨好。

“种粮,够自己吃就差不多了,哪有余粮?”60岁的村民文水碧说,她家的一亩三分地一年到头才产千把斤谷子,还不够四口人吃。于是,子女全都出去打工了,她一个人懒得种地,就让它闲置在那里。

在当时的汉场坝村,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据不完全资料显示,该村5000余亩土地,在2009年时的闲置土地曾达到30%左右,想来让人惋惜。

结构调整

“车轮一响,黄金万两。”高速公路的通车为这里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2007年底,渝湘高速公路重庆南川段通车,其中大观出口是主城到南川的第一站,木凉镇又紧靠大观片区,发展前景被看好,而在镇里3个村中,汉场坝村距离高速路口最近,地势也最平坦,自然更有优势。

“我们当时就在想,要在这个片区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大家致富。”南川生态农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宏表示。

其原因有四:首先,传统的粮猪二元结构比较效益不高,必须调整;其次,城里的人渴望与大自然亲近,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来说,乡村旅游将成为下一个“热点”;第三,旅游业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可直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最后,汉场坝村距离重庆主城只有约40分钟车程,具有地利优势。

准确研判后,生态农业园区便着手将汉场坝打造成为木凉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沿阵地。2007年,该村第一家企业——重庆青一银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落户,拉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序幕。随后,城市资本陆续进入。时至今日,汉场坝村已发展起15个特色农业园,全村5000余亩土地中,3000多亩都已流转并发展起规模种植养殖,再加上农民新村的修建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已是一幅现代化新农村的模样。

双赢局面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杨宏坦言。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青一银升公司,从最开始的规模养殖到发展果园和玫瑰园,该公司一步步把产品线前移,让产品和生产直面游客。去年,该公司新打造的七朵玫瑰园一开园,就受到了市民的追捧,甚至有婚纱影楼主动找上门来表达合作意向,其综合收入达到200万元。尝到甜头后,今年该公司准备继续扩大玫瑰园规模,并开发玫瑰鲜花饼、玫瑰茶、玫瑰酒、玫瑰精油等产品,保守估计收入可翻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汉场坝村的土地产出大大增加。以七朵玫瑰园流转的380亩土地为例:过去,这380亩地分属于200多户村民,但由于大多荒废,产出无从谈起;而今,地上作物更换后,地还是那块地,产出却陡增200万元,并还继续保持猛增势头,足以说明问题。

村民自然也受益良多。在家里闲着没事的村民文水碧被七朵玫瑰园雇佣,每月工资有1000多元,除此之外,每年还有一笔土地流转金,让她十分满意。汉场坝村一社村民涂华明则开起了农家乐,用6个房间来接待游客,平均每个月都有几千元收入。2016年底,汉场坝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13217元。

眼下,坐拥15个特色农业园的汉场坝村又走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十字路口”上,“是多元化基础上的‘一村一品’还是规模化基础上的‘百花齐放’,我们将仔细研究后再做调整。”杨宏最后表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