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2月23日电 题:五位诺奖大师天津谈人才培养:要保持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里·夏普莱斯等五位诺奖大师23日作客天津大学北洋大讲堂,当谈到人才培养的秘诀时,几位大师不约而同地提出,要保持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2月23日,J. Fraser Stoddart(弗雷泽·斯托达特),Bruce A. Beutler(布鲁斯·博伊特勒),Ada E. Yonath( 阿达·约纳特),Robert H. Grubbs(罗伯特·格拉布),K. Barry Sharpless(巴里·夏普莱斯)5位诺贝尔化学及医学奖获得者作客天津大学北洋大讲堂,与现场师生共同感悟科研人生。中新社记者 佟郁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2009年因“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认为,学生们一定要要保持永远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不断开拓进取。” 美国免疫学家和遗传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在2011年因“先天免疫系统激活”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也觉得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孩子要热爱大自然,并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有时不那么循规蹈矩、有一些奇怪的举动也未必是件坏事。 “据我了解,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都是对于解决一个困难的问题有强烈的决心和毅力。”布鲁斯·博伊特勒说,有时候某些问题特别困难,长时间存在于这个世界,但那些科学家们永不放弃,花很大力气去解决问题,最终才赢得诺贝尔奖。 2月23日,J. Fraser Stoddart(弗雷泽·斯托达特),Bruce A. Beutler(布鲁斯·博伊特勒),Ada E. Yonath( 阿达·约纳特),Robert H. Grubbs(罗伯特·格拉布),K. Barry Sharpless(巴里·夏普莱斯)5位诺贝尔化学及医学奖获得者作客天津大学北洋大讲堂,与现场师生共同感悟科研人生。中新社记者 佟郁摄 罗伯特·格拉布是美国化学家,2005年因“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观察到,中国目前的学术成就和学生创新的关联度还没有那么大。他希望能够让学生在早期就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或者导,让他们更具创新精神,和人格相融合。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雷泽·斯托达特是中国国家短期千人计划入选者,现任天津大学药学院教授,曾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会见。斯托达特应询回答了“科学创造应用到大学该怎么做”的问题:“应该给科研者更多的资金支持,去帮助培育他们,科学创造不必马上应用。”并表示,希望让科研人员通过玩的方式进行创新,让他们更多享受到科研创新的乐趣。 |
相关阅读:
- [ 02-23]今年厦门“两会”期间吁设立厦门代课老师人才库
- [ 02-22]厦门二手车市场爆发式增长 鉴定评估人才需求旺盛
- [ 02-22]珍惜人才就能延揽人才
- [ 02-22]翁玉耀:紧扣人才驱动战略 打造“智力引擎”
- [ 02-21]中国海峡人才市场研究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