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邱宇) 订外卖怕不卫生?买菜担心农药残留超标?怀疑黑心商家违法使用了瘦肉精?为进一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针对互联网食品、奶粉、保健品、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中新网记者 刘湃 摄 订外卖怕不卫生? ——落实网络平台食品经营资质审核责任 网络购买食品和网络订餐在日渐普及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外卖行业乱象已多次被媒体曝光,例如黑作坊无证经营、送餐箱长期不消毒等;在国家食药监总局此前通告的不合格食品中,有多批次涉及网络平台销售渠道。 针对这些问题,《规划》要求,严格互联网食品经营、网络订餐等新业态监管。加强互联网食品经营网上监测能力建设。落实网络平台食品经营资质审核责任,完善网上交易在线投诉和售后维权机制。 《规划》还提出,获得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全面推行“明厨亮灶”。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 中新网注意到,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福建等多地已出台网络餐饮相关监管规定。辽宁、浙江设定了两小时送餐时间,以确保食品可在安全时限内食用;北京、福建、浙江等地鼓励食品经营者在网上播出加工过程,接受消费者监督。 中新社记者 张娅子 摄 给宝宝买奶粉更放心 ——推行注册制 提高准入门槛 奶粉安全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规划》对此也有涉及。 《规划》要求,严格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在监管方面,要求“完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鲜农产品和酒类食品追溯信息管理平台”。 从备案制改为注册制是奶粉配方政策的亮点之一。2016年6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由食药监总局负责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工作。 “实行注册制无疑提高了准入门槛,”奶业专家王丁棉此前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备案只是报备,不需要经过审批,主要依靠企业自律;而注册更为严格,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格认证。 另外,2017年1月发布的《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除了强调应强化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还提出了打击违法添加行为、打造国产乳品品牌等要求。 防止老人被保健品公司忽悠 ——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诱骗等违法行为 老年人成为保健品消费的主力军。中国保健协会201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保健品的年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 根据中新网此前进行的调查,不少保健品公司打亲情牌,用虚假、夸大的营销方式忽悠老人购买产品,而当老人发现问题时,又陷入维权困境。 对此,《规划》明确,严厉打击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商业欺诈、诱骗消费者购买等违法行为。 《规划》还提出,推进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制改革,完善保健食品保健功能目录,科学调整功能表述。制定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可用和禁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单。 中新网邱宇 摄 保障“菜篮子”安全 ——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的食品检验量不低于每年2份/千人 买菜做饭是很多家庭的常态,但农药残留问题也让不少人感到头疼。 根据《规划》,一些地方工业“三废”违规排放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非法添加和制假售假等问题依然存在,农药兽药残留和添加剂滥用仍是食品安全的最大风险。 在安全标准方面,《规划》要求,到2020年,制修订不少于30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评估转化农药残留限量指标6600余项、兽药残留限量指标270余项。 在抽检方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各省(区、市)组织的主要针对农药兽药残留的食品检验量不低于每年2份/千人。 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郭文奇此前在发布会上提到2017年抽检计划,他说,国家、省、市、县四级靶向重点各有侧重,特别是加大对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和与人民群众紧密相关的餐饮食品的抽检力度和频次。 远离瘦肉精、罂粟壳 ——重点治理危害食品安全的“潜规则” 违法使用瘦肉精、火锅底料里添加罂粟壳、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诸如此类违法行为已多次被媒体曝光。 通常所说的“瘦肉精”是指克伦特罗。据北京市食药监局官网消息,克伦特罗属于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具有促进动物体蛋白质沉积、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积,提高胴体的瘦肉率、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天然食品中没有该物质。人食用含有“瘦肉精”残留的动物性产品(如内脏等),如残留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毒副作用。 《规划》要求,重点治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工业明胶生产食品、使用工业酒精生产酒类食品、使用工业硫磺熏蒸食物、违法使用瘦肉精、食品制作过程违法添加罂粟壳等物质、水产品违法添加孔雀石绿等禁用物质、生产经营企业虚假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保健食品标签宣传欺诈等危害食品安全的“潜规则”和相关违法行为。 同时,完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名录、食用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研究破解“潜规则”的检验方法。 |
相关阅读:
- [ 01-17]闽侯打造“食安闽侯”品牌 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 [ 01-16]非法添加依然多发 新食安法实施一年水产品安全治理追踪
- [ 01-16]浦城多方合力织密食安网
- [ 01-10]泉州警方开展“食安2号”专项行动 深入治理餐桌污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