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海的孙女士,女儿今年13岁,课余时间经常玩孙女士的手机。前段时间,孙女士突然发现自己的25万元存款“不翼而飞”。再三追问之下,女儿承认一直在用妈妈的手机玩直播,并经常给自己喜爱的网络男主播“打赏”。每一笔消费少则几百,多则数千,为避免被发现,每次汇款成功后,她都会悄悄地将提示短信删除。 孩子抱着大人的手机玩,已经成了家庭中司空见惯的场景,许多家长对此不以为然,也不加阻拦。而在寒假期间,类似孙女士的遭遇频频发生,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家长抱团维权的情况。 13岁女孩俩月败光父母25万 1月30日,孙女士打开微信,意外发现微信钱包里少了2万元。再一查微信支付绑定的银行卡,里面的23万多元也没有了!孙女士立刻打开支出明细,发现从去年12月开始,她的账户每天都有两三笔支出,每笔支出的金额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最多的一次,竟高达9500元。 孙女士发现,这些钱都转给了腾讯公司。在孙女士夫妇的追问之下,13岁的女儿小卞承认,是她偷用家长的手机,并通过腾讯“全民K歌”APP购买了大量“K币”,打赏给了一位名叫“杨光”的男主播,同时也在该男主播的QQ粉丝群中撒了多个红包。 据统计,小卞为打赏男主播共花费人民币21万余元,还在QQ粉丝群中发了4万余元的红包,总共花费25万多元。 原来,这位男主播与小卞是虚拟的“师徒关系”。据小卞说,要成为师徒关系需要送两架“飞机”,一架“飞机”需要花费6666“K币”,也就是666.6元,两架“飞机”就是1300多元。并且,男主播还经常要求小卞给他打赏,甚至一次就开口要两万“K币”。由于每次打赏小卞都会把消费提示短信删除,直到事情败露,孙女士才发现女儿的“秘密”。 小卞是如何拿到家长手机呢?据小卞说,班上有个家长微信群,每天的作业都是发在群里,她经常问妈妈要手机做作业。而妈妈的微信支付密码,则是她自己用手机解锁密码试出来的。 事后,孙女士夫妇选择了报警。然而,虽然小卞是未成年人,但由于小卞是主动送礼物给男主播的,期间并未发生任何诈骗行为,公安机关并未受理此案。25万元巨款到底能不能追回,就成了一个问题。 7岁男孩玩手游一周花掉四千 北京市民房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春节前,她在用微信支付一笔数千元的大额消费时,发现账户余额不足。点开消费记录,她发现自己的账户在一个星期内消费了近4000元,购买的全都是一款手机游戏里的“宝石”。“这几十笔消费最少的6元钱,多的600多元。” 通过和微信客服联系,房女士确认这些钱都是玩游戏花的。最后7岁的儿子承认,他最近在用家长的手机玩一款名为“部落冲突”的游戏,“宝石”则是游戏里面的虚拟道具。最初,他都是几元、几十元的小额消费,但随着对“宝石”的需求越来越多,消费也越来越高。最多一次,一天就消费了2992元。儿子说,这些消费都没有提示信息。房女士说,他的微信账户里有一万多元,如果不是在支付大额消费时发现余额不足,她还蒙在鼓里。 7岁的孩子,为什么会有家长的支付密码呢?房女士说,因为孩子小,所以她平时用微信支付输密码时,并没有特意地避开孩子。而且她的密码也很简单,就是家里电话号码的头六位数。 房女士认为,7岁的孩子对钱没有概念,家长对此也不知情,游戏运营方应该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将孩子玩游戏产生的消费退回。她向手机客服反映了这个情况,对方要求她拿出证据表明游戏是孩子玩的,而不是大人玩的。房女士说,她和丈夫都不会玩手机游戏,消费记录上的时间绝大多数都是早上7点钟左右,这正是他们送孩子上学的时间,由此可以证明是孩子在路上玩的。并且,有一回孩子把手机偷偷带到了学校里,他们发现后,对孩子进行了严厉批评。 房女士承认,作为家长,他们有监护的缺失,但是他们对孩子花钱买“宝石”的确不知情。而且,他们也没有看到相关的消费提示,所以未能及时制止。“只要有一个提示,我们就会发现这事,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的提示。”对于能否如愿追回这笔钱,房女士心里也没底。 家长呼吁给手机游戏加把“锁” 记者发现,孩子拿着家长的手机进行高消费的例子屡见不鲜,尤其是寒假期间,这种案例出现了井喷式的高发。在许多案例中,都出现了孩子偷偷删除消费提示短信的情节。 湖南宁乡的周先生因为春节期间家里来的客人多,他没时间陪孩子,便把手机给8岁的儿子玩。没想到仅1月25日、26日两天,孩子玩手游就花掉了他一年的积蓄。 春节期间,广东中山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用家长的手机购买游戏道具,一周的时间内,他通过手机支付,花了1.6万余元。 还是春节期间,山东莱芜一个6岁男孩用家长的手机玩手游购买游戏装备,6天时间花掉了5万多元。 有家长认为,游戏运营方、直播平台应该有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防止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高消费情况的发生。在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中,也有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的0点至8点期间使用网络游戏服务的规定。 在此背景下,2月16日,腾讯上线了“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该平台具有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子女登录游戏及消费实时提醒、消费额度设置、游戏登录时段设置、一键禁止游戏等功能。通过该平台,家长可一键禁止孩子玩游戏,还可以查询孩子账号最近7天的游戏消费记录。 虽然孩子玩手游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但也有手机游戏从业者认为,孩子拿家长手机玩游戏的情况没有办法阻止,只能靠家长防范。 对待手机,家长应转变观念 为何孩子用家长的手机玩游戏,很容易出现高消费的情况呢?有家长分析,孩子对钱没有概念,加之手机支付并不是现金交易,体会不到“痛感”,所以孩子经常会“刹不住车”。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致诚公益律师武婕告诉记者,家长要求返还孩子的消费,这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难度。根据《民法通则》,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只有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才能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而,对于未成年人发生的重大的赠与,是要有父母的追认才算有效,否则可以要求返还。但是,家长必须要举证这些的确是孩子的行为。从现实的角度看,由于家长很难证明是孩子所为,要求返还这些巨额消费存在很大难度。 另一方面,无论是给主播打赏还是玩手游消费,都不属于诈骗,而是一种自愿的民事行为。因而,应当通过民事途径进行解决。武婕表示,由于未成年人是拿着家长的手机玩游戏、玩直播,游戏运营方、直播平台无法确认是未成年人消费,因而,家长的责任其实更大。她认为,相比事后费尽心思搜集证据维权,最好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家长应该保护好自己的手机支付密码,不要把自己的手机轻易给孩子玩。” 武婕说,现在的手机具备了支付功能,已经不再仅仅是通讯工具或是消闲解闷的玩具了。现代人应该对手机有一种重新的认识,手机就像钱包、存折一样,需要提高这方面的保护意识。这种意识,不光是为了防范“熊孩子”,也是为了防范其他情况。她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在手机、电脑大量普及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的认知能力以及成熟度,与父母小时候的那种状态是不一样的。许多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就接触了数码产品,虽然年龄很小,但他们对于手机支付的熟练程度甚至超过了父母。 在非面对面的手机支付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商家也无法甄别消费者是否为孩子,所以父母更应该心中有数,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消费行为加强监管。 |
相关阅读:
- [ 02-19]13岁女孩花光父母25万积蓄打赏网络男主播
- [ 02-13]厉害!《新闻联播》前主播张宏民变太极拳高手
- [ 02-10]福州共享单车哪家强?东南网主播为您亲身评测
- [ 02-10]少女重金打赏主播不能忽视平台责任
- [ 02-10]高考状元投身游戏主播 新兴职业渐受年轻人青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