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包的赶不上卖的,所以锅里往往不是满的。本报记者刘建通 摄 两百多年历史,两毛钱一个,包的赶不上卖的,这是枣庄山亭区徐庄镇农贸大集陈庆坤水煎包的真实写照。2月9日,农历正月十三,适逢徐庄镇农贸大集,一大早,齐鲁晚报记者驱车赶到了集上,一路打听、搜寻,终于找到了已名声在外的陈庆坤水煎包的摊子。 齐鲁晚报 记者 刘建通 秦政 素馅包子两毛一个 所用菜是自家种的 站在陈庆坤的水煎包摊前,记者看到,用废旧横幅做成的布帐围出了大约五十平方米的长方形。临街的一边,一部分是包包子的地方,两张方桌子相连,和面的案板、盛馅的大盆、装面的塑料桶、放包子的盖帘儿,七个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就把包子包好了;另一部分是水煎、售卖的地方,从记者抵达到离开,这里一直都挤得满满当当的。因为买水煎包的人很多,盖帘儿上还没放几个包子就被端走下锅了,用陈庆坤自己的话说就是,“包的赶不上卖的快。” 记者了解到,这七个人是一家人,祖孙三代,其中最年长者是陈庆坤的母亲,已经83岁了。老人面前的大盆里,白菜、豆腐、韭菜、粉条、萝卜等素馅清晰可辨,“这个是素包子的馅,素包子是两毛钱一个,肉包子是5毛钱,但是吃素包子的多。”正在包包子的陈庆坤的大姐说,这个价钱是从1993年定下来的,到现在二十多年了,一直没变过。 “但是正在考虑涨价。”坐在旁边包包子的陈庆坤接过话茬,“虽然这些白菜、韭菜、萝卜什么的都是自家种的,但是物价上涨,成本就会上涨,一直两毛钱有点撑不住了。”作为陈家水煎包摊的现任掌门,陈庆坤说。 拒绝进城当厨师 守着乡亲更踏实 陈庆坤告诉记者,徐庄大集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逢农历的三、八日开集,水煎包也只在大集上售卖,平日都在家务农。“我们家从清朝晚期就开始卖水煎包,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经历了好几代人,乡里乡亲很多人都是从小就吃我们家的水煎包的。”提起自家的水煎包,陈庆坤显得格外自豪。 在小摊靠里的地方,是食客坐下享受美味的桌凳。已过不惑之年的张女士是附近的村民,每次赶集都要在陈庆坤这里吃上十几个水煎包。她说,自己从小跟着父母来赶集的时候,就在陈庆坤这里吃水煎包,一直吃到现在,“不光好吃,还便宜,才两毛钱一个,二十多年没涨价,来赶集饿了,吃他们家的包子,真好!” 采访中,陈庆坤给记者讲起了20多年前的一件事。他说,有一次村里一位做鞋的匠人中午在他这里吃饭,把一个小包落在了他的摊上。“我当时就想,这是谁的包啊?里面可能有身份证什么的,我就看了一下。吓了我一跳!里面有四五百块钱。你想想,二十年前的四五百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啊!”陈庆坤说,吃饭的一般都是常客,自己的摊也是常摊,说不定下次出摊的时候失主自己就找来了。“我第二次出摊,那个做鞋的来了,问我见他包了吗,我就问他包里还有什么,东西都对上了,我就把包给他了。”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陈庆坤说,自从农历腊月廿三央视报道后,他们家的生意更好了,不仅有从济宁、石家庄等地来吃他家水煎包的,更有济南的一位商人邀请他们一家去做厨师,但被陈庆坤谢绝了。“还是留在这里踏实,徐庄是我的家乡,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看到父老乡亲吃我们家的水煎包,他们吃着好,我就觉得幸福。”陈庆坤说。 |
相关阅读:
- [ 04-21]高雄阿婆水煎包40年未涨 称赔钱卖也没关系(图)
- [ 12-23]台湾物价飞涨 马英九儿时3毛一颗水煎包成回忆
- [ 12-30]转角见人龙 再冷也要买水煎包
- [ 11-13]皮Q馅多好口感 招牌水煎包热销三十余年
- [ 04-17]台北看守所爆集体贪渎 两颗水煎包十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