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男子疯狂偷17辆汽车 微信群销赃有人买车有人“黑吃黑”

2017-02-08 09:16:18  来源:检察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2015年4月至10月,7个月时间,一男子连续盗窃17辆轿车,并通过他人销赃,涉案金额达50余万元。近日,经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姜永舵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零六个月;帮他销赃的韩传刚因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零六个月;为姜永舵偷车提供帮助的谢某因盗窃罪被判处罚金2000元;7名购买赃车的人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受到刑事制裁;另有一人试图“黑吃黑”,也因抢夺罪获刑。

偷车成了“职业”

姜永舵虽然年仅27岁,却已因盗窃罪两次受到刑事处罚。服刑结束后,他想起狱友说的“偷车容易、花钱痛快,只要胆够大”,他的手又痒起来。2015年4月10日凌晨,姜永舵来到寒亭区一开放式小区。“这种小区管理不严格,不会安装监控,车也是随意停在楼下,方便行动。”很快,一辆停放在花坛边的瑞纳轿车进入他的视线。

姜永舵的作案工具很简单,包括梅花螺丝刀、手电筒、口罩、手套等。夜黑天冷好下手,仅用两三分钟,他就把车打着火开走。因为害怕被车主跟踪,姜永舵逃离现场后就将车牌摘下来,并拆掉车上的GPS定位器。就这样,车主尚未察觉,姜永舵早已驾车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有了第一次的作案经验,姜永舵立刻着手准备第二次作案。4月17日凌晨,仅仅一周后,他来到潍坊昌邑一小区偷窃。他自觉偷盗经验丰富,自认为作案不留痕迹,越发猖狂,每隔几天就出去偷车,次次得手。他甚至在去青岛游玩途中,还伺机偷了一辆轿车。偷车,逐渐成了他的“职业”。

“鼠车”微信群里卖赃车

姜永舵连续作案,让当地居民人心惶惶,引起了警方高度重视。警方将多起失窃案串并,通过缜密侦查,成功抓获姜永舵,并顺藤摸瓜,抓获帮助其销赃的韩传刚等人,一举打掉该盗销团伙。

说起二人的相识,韩传刚提到了一个叫作“鼠车”的微信群,“这是一个专门偷车、销赃群,里面的人都是干这行的”。“鼠车是行话,大家一看就知道来路不正,双方都心知肚明。”韩传刚交代,在姜永舵发布第一条出售“鼠车”信息时,他就注意到了,主动联系还帮其迅速卖掉了车,从中得到700元“介绍费”。

看到韩传刚手上买主资源广,姜永舵偷车成功后就直接告诉韩传刚。一人专心“弄货”,一人负责“销售”,二人心照不宣,作案越来越频繁。韩传刚交代,姜永舵偷盗的17辆轿车,全部由他卖到了河北、山东等地,他每次会分得700元左右的“介绍费”。正常情况下,这些车正规销售价格约为2万元至3万元,但在他这里购买不到1万元。

有人买赃有人“黑吃黑”

无论是姜永舵、韩传刚,还是买车人,都知道盗窃车辆涉嫌犯罪,明知是赃车而购买触犯法律。因此,买卖双方交易时都力求速战速决,看好车辆立即付款,半个小时内就各奔东西。但也有例外,例如何风阳。

1992年出生的何风阳一直想成为“有车一族”,但囊中羞涩。2016年6月,他在微信群里看到韩传刚发布的车辆出售信息,原本7多万元的小轿车只卖9000元,顿时动了心。

双方在山东威海火车站见面后,何风阳发现车没有牌照、没有手续,让他更加确信这是一辆赃车。他推说车况还行,就是假车牌太明显了,要求韩传刚拆掉。就在姜永舵、韩传刚拆车牌时,何风阳突然跳上车驾车跑了。“车是偷来的,他们做贼心虚,我抢走了他们也不敢报警。”何风阳很得意。

看到有人明目张胆地抢车,姜永舵感到愤怒,他想办法找到了何风阳的身份证和住址等信息,并立即赶了过去。“他给我发短信,说了我家的地址,还说他现在就在我家,什么时候给钱了什么时候走。”何风阳见状,就说自己凑不齐9000元,只能给4000元,要不然就报案。姜永舵只好答应。

经查,购买赃车的加上韩传刚共有8人,其中有人购买多辆赃车,他们低价购买后再辗转卖到外省,从中赚取差价。随着姜永舵、韩传刚等人落网,购买赃车的人均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获刑,而何风阳则因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二个月。

办案检察官介绍,根据刑法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检察官提示,不要认为只要没有亲身参与盗窃等犯罪行为,仅仅收购赃物就不违法。贪图便宜收购赃物的行为对盗窃等源头犯罪起到了支持、鼓励作用,危害了社会管理秩序,侵犯了被害人的财产所有权,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