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等问题,上海监管部门紧急叫停了滴滴的加价功能。2月1日起,没有加价功能的滴滴打车软件已经在沪上线。网民称,打车软件乱加价导致打车越来越难,动态加价表面看是市场行为,实则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侵害了消费者权益。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运营企业也需要在完善软件功能上下工夫。 “平价”打车越来越难 打车难渐成“大概率”事件,不少网民对此感触颇深。网民“听杨姐说”抱怨说,今年春节前几天,连续三天在北京的寒风中瑟瑟发抖,无论是滴滴快车、顺风车、滴滴上的出租车,甚至神州专车,都是加价几倍,仍然没有人接单。 还有网民指出,即便在平常的工作日里,想坐“平价”滴滴也是越来越难。网民“雨柔”说,用滴滴打车的等待时间比以前更长了,动态调价后,专车、快车价格是以前的一倍甚至更多,在滴滴平台上呼叫出租车也需要加价。 一些网民表示,在加价模式下,司机“挑活”现象严重,车辆空驶率明显提高,浪费了资源。网民“楚天皓月0713”认为,司机知道用户可以多次选择加价,于是选择不接不加价的单子,这个规则的结果是,乘客反复加价才能叫到车,信息不对称由此而生。 动态加价须合理限制 有网民认为,打车软件动态加价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网民“小欣”说,任何想要出行的用户都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做理性判断。用户与司机双方会在衡量后各取所需,满足市场规律,所以动态加价的出现也是必然。 不过,更多的网民认为,在尊重市场配置资源要素规律的同时,应对加价设置上限,让市场之手与行政之手有机结合,不要因信息不对称使打车软件成为“趁火打劫”的工具。 网民“李俊慧”说,在利益驱使下,专车平台滥用动态调价机制扩张收入来源的概率将大幅激增。如果保留“动态调价机制”但不限定加价幅度上限,那么加价机制势必会让乘客成为平台及司机“刀板上的鱼肉”。从保障乘客利益考虑,监管部门应对平台应用“动态加价机制”加以合理限制,尤其在异常气象状况下,严禁应用“动态加价”或限制加价幅度,在出行高峰时段,严格把握加价时长等,避免形成新的不公平交易条件。 网民“艾川”认为,监管部门还应在以下方面行使好监督责任:企业是否利用垄断地位侵害竞争者和消费者权益,网约车价格及服务是否存在欺诈,提高网约车纠纷处理水平等。(记者于璐 整理) |
相关阅读:
- [ 12-09]台当局死磕美国打车软件
- [ 08-08]周杰伦昆凌用打车软件遇粉丝?公司否认
- [ 07-27]厦门市民出行偏爱网约车 司机月收入可达万元|打车软件价格战降温 悄然涨价
- [ 07-27]打车软件价格战降温 滴滴优步最近悄然涨价了
- [ 07-19]国际知名打车软件企业“抢食”厦门智慧旅游蛋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