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习近平拿出打开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瓶颈的钥匙

2017-02-05 17:53:42  来源:学习中国  责任编辑:蔡秀明 吴颂洁  
分享到: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今世界经济陷入困境,根本问题是增长动力不足。解决之道何在?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指出:“我们必须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 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图为: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一、创新发展理念

理念引领行动,决定方向出路。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金融危机阴影仍在,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动力耗尽,在这样的背景下,唯有创新发展理念,才会有根本性转变和突破。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创新发展理念,超越财政刺激多一点还是货币宽松多一点的争论,树立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思路。”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接近耗尽,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远未解决,现有经济治理机制和架构的缺陷逐渐显现。这些因素导致世界经济整体动力不足,有效需求不振。其表象是增长乏力、失业率上升、债务高企、贸易和投资低迷、实体经济失速、金融杠杆率居高不下、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等一系列问题。面对相对疲软的世界经济,一方面各国面对萧条,通过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等刺激措施推动经济复苏;另一方面经济衰退引致的国内就业等矛盾激化,进而造成国际关系相对紧张。但事实证明,无论简单的货币政策刺激,还是地缘政治冲突,都无法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习近平开出良方:“我们既要治标以求眼下稳增长,又要治本以谋长远添动力;既要落实好以往成果,又要凝聚新的共识;既要采取国内措施、做好自己的事,又要精诚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中国把握时代脉搏、洞察发展大势,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这五大新理念不仅契合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律,也同样契合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习近平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说:“很多人都关心,中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增长?比如我们在座的各位国际组织的负责人。中国能否把改革开放推进下去?中国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他回答道:“行胜于言。中国用实际行动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答。今年年初,中国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我们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精髓,就是这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共建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型的世界经济提供理论支撑。这也说明中国发展理论正在产生外溢效益,我们也真诚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便车”,分享中国经济理论的“红利”。

图为:2016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

二、创新政策手段

政策影响市场。实现世界经济发展目标,政策工具不可或缺。当前,结构性问题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动力释放的主要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危机方面不断出招,但全球经济增长缓慢。走出困境,各国应该结合本国实际,调整政策思路,做到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努力扩大全球总需求,全面改善供给质量,巩固经济增长基础。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创新政策手段,推进结构性改革,为增长创造空间、增加后劲。”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国家结束黄金增长期,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有效需求下降,再工业化、产业回流本土的进口替代效应增强。全球市场需求的萎缩,造成全球很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全球经济已经进入成熟市场和过剩经济时代。但产能过剩并不意味就没有市场、没有需求,而是缺少有效的市场供给。关键是需要不断创新,通过不断创新满足社会新需求,如果还停留在原来的供给方式上,或者用过去成功的经验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一定会被市场抛弃。实现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根本途径是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能力和促进社会公平。李克强总理在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需要积极实施结构性改革。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既要加强需求管理,又要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以消除‘病灶’。”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核心议题。习近平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欧美发达经济体借贷消费,东亚地区提供高储蓄、廉价劳动力和产品,俄罗斯、中东、拉美等提供能源资源的全球经济大循环,国际市场有效需求急剧萎缩,经济增长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主要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社会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较快,传统产业和增长动力不断衰减,新兴产业体量和增长动能尚未积聚。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中国对症下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相继出台,顶层设计思路清晰,相关工作机制逐步确立,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一系列的政策与举措的实施,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赋予了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结构性改革的引领者,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为世界各国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示范。习近平指出:“我们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协调发展。”美国罗格斯大学商学院教授赵耀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具有深远意义。创新、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素质提高将给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长期动力,改革不仅有效帮助中国经济升级,还有助于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图为:2016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三、创新增长方式

挖掘增长动能,还需要创新增长方式。应对挑战,各国应通过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培育新业态。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创新增长方式,把握好新一轮产业革命、数字经济等带来的机遇,既应对好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挑战,也化解掉信息化、自动化等给就业带来的冲击,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过程中注意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让各国人民重拾信心和希望。”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不断向经济领域广泛渗透,这些技术创新不仅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巨大冲击,更成为新一代产业孕育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习近平指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世界大国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像美国开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对已经成为经验的园区化“硅谷模式”和碎片化“纽约模式”,提出新的创新要求,明确新的创新目标;德国提出“工业4.0”发展战略,通过信息技术和物理世界的创新性结合,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保持德国工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日本则提出要在2020年奥运会之前加速技术创新,并将项目在公有和私营经济部门联合开展,推动无人驾驶汽车、前沿机器人技术的运用等。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会。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创新发展,是我国和世界的共同发展机遇,在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将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大战略。“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有40多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63%,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发展空间。习近平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加强传统陆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他反复强调:“‘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

创新引领未来,创新决定未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彻底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习近平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只有世界各国踏上创新之路,世界经济才能彻底摆脱复苏乏力、增长脆弱的现状,迎来新一轮增长和繁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