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严红枫 一手拿着手机,一手夹着笔记本,沿着河道时而拍照作标记,时而弯腰蹲下捡垃圾……1月31日,正月初四,浙江省德清县禹越中学初一学生徐聪颖和两位同学一早就出门,沿着村头河港岸边开始了巡河之旅。 “这几天过春节经常有人放鞭炮,每天我都会观察河道两岸有没有垃圾,一旦发现就会与同学一起捡拾。如果河道里有垃圾,记录好发现污染的具体时间和位置,就让妈妈通过治水微信群告诉有关部门。”徐聪颖说。 3个月前,徐聪颖就读的禹越中学发起成立了一个“越清”治水社团,社员全部自愿报名。徐聪颖等61位学生成为首批社员,化身“小河长”,负责看护自己家门口的一段河流,并宣传和号召身边的大人积极参与护河行动。 德清县“五水共治”办公室副主任高飞说:“类似这样师生参与护水实践行动,如今在德清的中小学校很常见。这是德清编好一张人人参与治水的网,合力拧成一股绳,形成全民治水良好格局的一个缩影。” 德清县,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的美誉,也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水文化。上古时代防风氏治水的美好传说流传至今;著名学者、一代红学大师俞平伯回忆家乡德清时写道:“吾邑四面有山,而为平原,苕水穿城而过,洵胜地也。” 2013年德清县全面推行 “五水共治”行动,中小学校积极响应,纷纷展开多种活动,加强水情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水、惜水、节水和护水意识。鼓励学生向家人、身边人宣讲“五水共治”常识,利用课余开展护水活动。 护水活动也是乡土教育过程。在美丽的钟管镇蠡山村刘家桥港边,干山中心学校的学生把第二课堂治水实践活动搬到河边。村干部兼校外辅导员卫俊为学生们讲述的刘家桥港从污水港变成清水河的治水过程,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了治水的意义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让孩子们参与护水,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锻炼了孩子们的思辨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护水环保理念。”洛舍镇中心学校政教处副主任陈志峰说。早在2年前,学校就成立“小小红领巾护水队”,几乎每周都开展护水行动,孩子们将巡查结果登记在册,老师们再将结果反馈给镇上的相应河长。 “孩子们的言行不仅改变自己,还可以影响家人,治水首先要治意识,而意识的养成也要从小开始,有了学校的力量加入,全民参与治水的氛围更浓了。”德清县舞阳街道宣传委员赵哲含感慨道。 除了学生们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护水、治水外,学校老师还利用自己的学科特长,帮助检测水质。德清雷甸中学的化学老师徐晶从去年5月开始多了个新身份——镇治水办水质检测实验室的检验师。 “每月一次,对全镇64条河道,尤其是11条生态示范河道的水样进行检测,并将各项指标数据反馈镇治水办。氨氮成分基本没有,COD、总磷指标正常,检测的11个水样都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5次检测结果都不错,雷甸真的实现了水清水净。”作为水质检测员,徐晶直观地看到了“五水共治”带来的变化。 德清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教育部门将“五水共治”主题教育活动列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五水共治,从我做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县近7万师生加入到“五水共治”的行动。通过进家庭、进街道、进社区,“五水共治”覆盖到了每一所学校、每一名师生、每一位家长。截至目前,全县中小学已发放7万多份倡议书,发送5万多条手机短信。全县中小学1402个班级举行“五水共治”主题班(团)队会。全县教育系统4300多人次深入附近的河道、溪流、水沟沿岸清理垃圾和义务植树活动,清洁和绿化“三河”,为构建“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宜居环境助力加油。 |
相关阅读:
- [ 02-02]新春走基层-重建户喜乔迁 “这个春节很温暖”
- [ 02-02]新春走基层-警爸警娃 港区守岁
- [ 01-31]【网络媒体走转改】新春走基层:“梧桐树”成林 晋商“凤还巢”
- [ 01-31]【网络媒体走转改】新春走基层:特殊的“年礼”
- [ 01-31]新春走基层·零点后的中国:午夜北京 守望生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