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有一位驻村干部怀揣满腔热血来到了坐落在“贵州屋脊”之上的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在这里,他许下了“不破贫穷誓不休”铮铮誓言;在这里,他不计回报地挥洒了自己6年的青春;在这里,他让原本贫困的海嘎村华丽转身成为“美丽乡村”。他,就是大湾镇海嘎村“第一书记”杨波。
杨波驻村6年给海嘎带来的改变 满腔热血入海嘎 驻村干部变身群众“兄弟” “坡脚喊来坡上听,走路走得脚抽筋;吃的都是洋芋饭,穿的全是布巾巾。”这首当地群众常唱的民谣,道出了当时海嘎的现状:1998年才通路通电的海嘎,没有网甚至连手机信号没有,村民住茅草屋、喝望天水,整个村子几乎找不到一个水冲厕所,2010年的人均收入才1600多元。 2010年,28岁的杨波来到这里,开始了他在海嘎村的驻村工作。虽然对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干劲,走村串户,田间地里都有杨波的身影,但当两年的驻村工作快要结束时,杨波却并未取得什么显著的成绩。他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和为之所做的一切努力。他向父亲诉苦说:“这里的工作实在是太难做了。”可父亲却给了他一记重重地“耳光”:“如果农村工作有那么简单,国家还让你们去干嘛?你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难道连这点苦都吃不了。”
杨波走访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是去?是留?父亲的那记“耳光”还在脸颊隐隐生疼,海嘎仍然贫困。杨波最终做出了选择,继续驻村海嘎,理由很简单——“不甘心”。两年任期,他觉得自己给海嘎做得太少。为了坚定自己做好驻村工作的决心,杨波许下了“不破贫穷誓不休”的誓言。 回望过去两年的工作,杨波开始辗转反思,是自己做得不够努力,工作方式方法不对,还是没有找到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父亲的一句话,再次给点醒了杨波。父亲问他:“你有没有把自己当成海嘎的一名群众,去和他们交谈,去了解他们……”杨波开始转变自己的工作的方式,在开展群众思想动员工作的时候,转换了自己的身份,不再把自己当成一名驻村干部,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海嘎人。 入户谈心,给小孩发糖果,跟村民一起劳作,在田间屋前抽烟唠家常。村民们也热情地拉着杨波进家烤洋芋吃,拎着鸡蛋送到他寝室去。人们对杨波的称呼从“支书”变成了“杨兄弟”、“杨伯伯”。多彩贵州网记者在跟随杨波走访群众家中时,无论是到那家,杨波都能说出这家人的名字、家庭情况,而人们对他的到来也都是笑脸相迎,上宾以待,孩子们也都愿意围着他转。他说:“群众工作没有什么别的捷径,只能是心贴心、肉贴肉。” 群众期盼坚定驻村信念 2014年,杨波经历了自己人生的一大波折。12月12日,还在海嘎村埋头苦干的杨波,因通讯不畅没能接到家中的电话,未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这给杨波留下了永远的愧疚。也在这一年,海嘎村的特色民族村落建设、饮水工程、民族民间文化挖掘等重要民生改建工程、项目也陆续落地,而杨波的第二届驻村工作也在这一年到期了。“经历了这么大的事情,杨波会选择离开吗?”这一次,这个问题也不在只是杨波一个人的问题,也成为了海嘎群众的担心。 看着村民们写满期待的脸,已经成为“海嘎人”的杨波再一次陷入了内心的纠结。这一次没有了父亲教导,有的只是妻子的支持与理解。妻子杨晓英说:“你放心去工作,千万不要给自己留遗憾,家里的事情有我。”重整思绪的杨波,撕掉了求换人的申请,回到那个自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去继续做完那些自己曾经承诺过海嘎群众的事。 时隔两年,当杨波再谈到父亲的离去时,仍会话音哽咽,眼泪眼眶。“父亲的离去,对我而言就如同‘天’塌了一样。”他说,选择了驻村,就注定不能两头兼顾。孰轻孰重,父亲会理解的。杨波告诉记者,驻村工作能不能做好,就看驻村干部是否把群众装进了心里。驻村工作能做成什么样,就看“扎”的有多深,事无大小但不能有头无尾,否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信任自己的人们不负责。 6年驻村 扎根付出 浇灌海嘎迎“新春” 6年努力下来,在2015年时,海嘎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已增长到了7286元,翻了4.5倍。杨波先后为海嘎村申请注册了“黔之脊”绿色食品商标,成立了“海嘎四季青种植农民合作社”。争取整合各项资金,为村集体在城区置办了100平米的商铺。同时,依托彝族文化大力开发建设韭菜坪景区,并协调扶贫局、钟山区贫困群众培训基地等为村民开展导游培训、洗车培训、农家乐开办培训、厨师培训等服务业培训课程,引导有刺绣、蜡染、竹编等彝族特色手工艺的村民制作产品放置在景区出售。通过产业支撑,技术保障,让当地群众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现今,第三届的驻村任期也满了,对于去与留,杨波变得更加从容和自信了。他说:“我去什么地方都无关紧要,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去哪儿就在哪儿‘扎根’。”回顾这六年驻村经历的点点滴滴,杨波感言道:“贫困并不可怕,怕的是志贫。要想带领群众脱贫,就必须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发挥群众的内生动力,找准致贫根本原因,用好资源优势,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不懈的实干。只要肯用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这“贵州屋脊”之上,驻村干部杨波用自己6年的光阴,坚守了自己的信念,改变了海嘎村的旧貌,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和誓言;用青春浇灌出了海嘎的“春天”。 |
相关阅读:
- [ 01-23]【网络媒体走转改】峨边:创新“德古+亲情”工作法 化解矛盾纠纷倡导文明新风气
- [ 01-23]【网络媒体走转改】抛陋习树新风 彝家生活起了大变化
- [ 01-23]【网络媒体走转改】福清江兜村:打造公园村 做足“乡愁”文章
- [ 01-23]【网络媒体走转改】新春走基层:“五无”乡换新颜
- [ 01-23]【网络媒体走转改】传统蒙古族祭火年味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