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2016网络综艺:繁荣之下期待升级

2017-01-20 19:43:37 冷凇 曲林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陈虹虹 陈晖  
分享到:

作者: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 冷凇、特聘研究员 曲林

2016年国内综艺节目市场, 整体呈现繁荣景象。不管是电视综艺还是网络综艺,节目IP从购买模式、合作模式逐步调整为自我研发模式。而网络综艺在这一年表现尤为突出,节目的类型、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升。《2016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视频网站推出已备案的网络综艺为618档,共计6637期,创下网络综艺节目的历史新高。预测在2017到2018年,网综数量会达到井喷式爆发。

一、整体繁荣,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2016年的综艺节目市场繁荣,但达到预期影响力的节目还相对较少。主要表现在:其一,节目大IP的数量继续增长,一线卫视投资过亿甚至两亿的项目不少,但是挣钱的不多,八成以上的节目还都是亏损状态;其二,正如资深媒体人罗振宇在深圳卫视的跨年演讲中所说,国民总时间,即13亿人看各类视频等娱乐内容的时间是有限的,然而大IP都是长版块节目,过于强调逻辑性,赛制、环节设置太过复杂;其三,传统大IP创新升级困难。比如2015年表现不错的挑战类节目,2016年升级吃力,尤其是音乐类IP升级更呈现疲态。《梦想的声音》《天籁之战》等节目开启星素“对打”模式,创新意义很大,但是距离高品质的纯素人歌唱真人秀,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

二、“国民综艺审美疲劳指数”为行业提出预警

2016年,纷繁多样的网综内容,已经让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比如,明星一段时间内过度重复曝光,对观众的吸引力下降;成熟IP在三季之后的模式升级乏力,缺少新鲜刺激的内容补充;类型节目的质化严重,模式雷同:节目传播策略的一和衡,无法到达有效受众等等,造成观众“审美疲劳指数”攀升。不管是制作团队还是播出平台,都需要在2017年重新调整战略布局和传播方式。

三、 小而美、短平快成网综制胜法宝

2016年的电视综艺再无出现类似前几季《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掀起全民性收视热潮的现象级作品。反倒是一些网络平台,有效地抓住了目标受众,投放小而美、短平快的网综节目,形成了“随时进入,即刻明白,获取欢乐,随时离开”的直给观感。网络综艺节目在给节目的流程、规则做减法的同时,也减少了观众对节目模式理解的反应时间,达到了易传播、好口碑的收视效果。

四、节目类型更加多元,素人节目仍是潜力蓝海

2016年,大型挑战类、大型游戏类节目热度依旧不减。预计到2017年,人工智能等对决类节目、相亲情感类节目会占据更大内容市场。比如《蒙面唱将猜猜猜》设置了机器人评委,央视二套《极客出发》以人工智能的极客对决为主题,江苏卫视新一季的《最强大脑》。节目收效还有待观察,但人和机器的关系等社会话题会受到更多关注。同时新的内容如短视频、微综艺、纪实类综艺、素人命运改变式综艺会更加脱颖而出。

五、综艺“寡头”的马太效应叠加,或在2017年爆发

预计在2017年,综艺行业“寡头”(指那些背后有投资、有融资、有潜力的主体)会更加明显,他们将会更专注做行业垂直。专注于某个垂直品类,比如音乐类节目的灿星;演说、演讲等语言类节目的能量;喜剧类节目的欢乐传媒等等。而中小型公司将会出现两种趋势:其一开始以团队的形式被资本收购、并购,其二将会侧重专业领域的精分,比如专一做婚庆节目、美食节目、音乐节目等。

2017年,我们期待更多有主流价值养分的原创节目出现,期待综艺市场实现模式和内容的升级,期待节目对客户的商务回报更巧妙更有价值,期待原创研发能够进入样片先导研发阶段,期待能够出现更多更具正能量的素人节目。在国民娱乐总时间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节目制作人和平台方能够更好地应对观众的国民审美疲劳,推动中国的原创综艺节目市场的产业升级。(冷凇、曲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