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纯老家庭”近100万人 上海摸索社区化养老之路
2017-01-18 15:42:54 来源:界面新闻 责任编辑:陈曦 陈曦 |
分享到:
|
此外,康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推出了临终关怀服务。“这是医养结合的最后一部分。”徐东浩说。 “临终关怀”又名“舒缓疗护”、“安宁疗护”,它有别于一般的医疗救护,是一种特殊的照护服务方案,即医护人员为身患绝症而临终的病人(一般存活期约90天),提供包括疼痛控制、心理护疗等专业性为主的舒缓治疗、看护和精神关怀,以维护病人的尊严,提升临终阶段生命品质的努力。 目前,上海市已在18个区设立了76家“临终关怀”医院(病区),初步构建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重点,与养老机构相结合的“舒缓疗护”服务网络。 康健卫生中心2002年开始探索临终关怀,2012年6月19日启用临终关怀科,设置了病区生活辅助区、服务区、管理区等相对独立的功能区,配备了病房、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谈心室(评估室)、家属陪伴室、关怀室、医务人员办公室、配膳室、沐浴室等11个房间,由社区全科医师、中医医师、专职护士、社区护士、公卫医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社工等组成专业团队,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在临终关怀科,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85岁,平均住院天数29.73天,日平均费用257.7元。 “我们对病人有个身体健康状况的评分,50分以下才能进入临终关怀科。”徐东浩介绍。“患者和家属自愿选择,我们把临终关怀事宜谈清楚,再进临终关怀病房。” 进入病房后,在患者弥留的最后几天,患者将在单独的关怀室里与家属做最后的告别,如果家属在外地,也可通过电脑视频见面说话。 但是,人们对临终关怀这一理念所知甚少,并不太能接受。徐东浩指出,从2002年至今,康健卫生服务中心选择临终关怀服务的患者仅300余人。 2015年8月,上海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医养结合的总体目标之一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积极吸引和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承担起对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以及居家老人的医疗服务支撑,实现社区内各类老年群体基本医疗服务的全覆盖。 但是,一些问题仍待解决。 徐东浩指出,目前卫生中心设立的养老院实行门诊医保支付,各个床位的收费标准不清,费用尚无合理梯度,建议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收费标准。 其次,临终关怀至今尚未立法,缺乏行业标准和服务指南。他建议由国家立法,将临终关怀纳入国家卫生体系,尤其是将费用纳入国家医保专项收费中。同时,也应明确临终关怀定义和服务对象,将临终关怀服务对象扩大到所有慢性疾病,鼓励慈善捐助。 医养结合一大难题是人才短缺,护工和家庭护理员缺乏职业前景。他建议建立护工、家庭护理员职业培养成长平台,提高护工整体质量。 当然,养老床位总量不足也是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医养融合床位。“想进我们的养老院要排队,70张床位全部满了,老人居住的时间不一定,有的长达10年,短的1-2年。”徐东浩说。他建议利用互联网思维给予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创新与便利,增加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数量。 |
相关阅读:
- [ 01-14]全国文明家庭 | 王秀芳家庭:带继母婆婆改嫁,她把三个家庭拧成了一股绳!
- [ 01-14]昌德松家庭:退休教师自掏腰包,建社区书屋和文化胡同
- [ 01-14]王克华家庭:将一双兄妹孤儿抚养成人成才
- [ 01-13]【暖新闻】走进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牛建国家庭
- [ 01-13]【山东全国文明家庭】朱彦夫家庭:坚守自强精神 传承优良家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