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照亮未来

2017-01-15 12:29:17 吴绮敏、杜尚泽、赵成、杜一菲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吴颂洁  
分享到:

古老的中国智慧焕发新生机

“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

追本溯源,这一概念可以在“和”文化中找到源头。“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

外交是历史文化的映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

“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闻名于世。当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联系,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经济再到政治外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立体网状结构已逐渐形成,联动效应无处不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已成为现实写照。

世界经济疲弱,低增长、低利率、低贸易和低均衡的态势成为不少国家的通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贸易壁垒成为导致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减少一半以上的重要原因;南北贫富差距明显,8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面对种种发展困境,该如何推进共同繁荣、给全球经济注入持久的增长动力?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给小岛国和沿海发达城市带来灭顶之灾;资源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类文明的延续;关于人工智能导致人类毁灭的担忧一度甚嚣尘上……面对关系存亡的种种隐忧,该如何书写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捍卫人类共同的家园?

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细心观望,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挑战面前,认清了一个道理: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唯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胸襟,“穷则变,变则通”的眼光,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

有专家断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原本应有的生存状态,但是这种原本应有的状态却屡遭人为破坏而急需再造。”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中国在深刻把握时代潮流与历史大势的基础上,呈现给世界独具东方智慧的解决方案。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同各国共同发展有机结合的高度自觉。

随着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不断走进人们的视野。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多个场合深刻诠释“命运共同体”,向世界传递对于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

打造命运共同体始于周边,造福周边。2013年10月,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建设蹄疾步稳。中国—巴基斯坦,“打造成为中国同周边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典范”;中国—越南,“不仅仅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更是利益相融、目标相同的命运共同体”;中国—老挝,“携手打造牢不可破的中老命运共同体”;中国—柬埔寨,“继续做高度互信的好朋友、肝胆相照的好伙伴、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一脉相承,成为中国同周边国家深化互利合作的务实行动。

打造命运共同体面向区域,全方位布局。中国牵手地区发展,整体合作意愿不断提升。近年来,“中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推动中拉关系实现更大发展,打造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层面的命运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书写了中国对外合作的新篇章。

由点及面,命运共同体意识引领的行动,契合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不断增加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在世界范围内激发“最大公约数”,收获了越来越响亮的国际回声——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哲学,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每一个国家都通过与其他国家保持多样性关系在国际社会上共存,从而实现各自的成长,这样的时代已经到来。置身国际社会,必然要与其他国家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意识。”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