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题:全球化中遇困,相关国家不应推卸责任 新华社记者郑汉根 当前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国家出现贫富差距、失业加剧等问题,从而出现对全球化进行抵制的声音,甚至有些西方舆论把矛头指向中国等国家。这些说法是非不明,混淆视听。 作为全球化的最初倡导者,发达国家一直以来在产业标准、金融体制等方面占据制度性话语权,利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绝对优势,在全球市场获得巨大利益。这种获利格局至今仍然存在。 从贸易来看,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收获丰厚。根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统计资料,贸易占美国GDP的比重从上世纪60年代的约9.4%大幅升至2010年至2015年间的约29.7%。以美国对华贸易为例,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最新公布的报告,中国入世以来,美国对华商品出口增长了505%。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发达国家从全球化中的受益,主要集中到了大财团及所谓的“精英”群体手中,底层群众诸如普通制造业工人获益少,反全球化的声音主要正是从这里发出。 因此,反思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时候,发达国家需要更多注重解决国内的两极分化等问题,而不是向外找“替罪羊”,攻击其他国家。 所谓“中国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的说法,难以站住脚。的确,如今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这一切都受益于全球化。然而,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远不只是利益,也带来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的环境承受了沉重的压力,金融危机曾对我国金融市场和外贸造成巨大冲击,等等。此外,中国在发展进程中还遭遇许多人为的掣肘,比如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封锁高科技出口,中国频频遭遇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 实际上,全球化更重要的意义是为各国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平台,能否抓得住机遇,主要还要看各国自身,作为全球化进程“后来者”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中国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中国政府的有力领导,依靠全体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中国人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全球化进程中的诸多阻碍和挑战,不断壮大自身力量。 国际社会更应当看到,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正越来越大。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动力,为其他国家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建立的亚投行等合作机制正在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强劲动力。 全球化本身,也不应成为一些国家遭遇全球化困境后的“替罪羊”。全球化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势所趋。全球化的确是“双刃剑”,但贸易保护主义绝对是“死胡同”。 本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各国携手发展,共同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共同解决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是面对全球化的理性态度。实行保护主义,或将某个或某些国家作为靶子来推卸责任的做法,无疑是力气用错了方向,最终将伤及自身。 |
相关阅读:
- [ 01-04]华渔联手培生推进VR教育全球化
- [ 12-28]胡鞍钢等:“逆全球化”横流,中国应扛起“新全球化”大旗
- [ 12-27]引领全球化进程的中国角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