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期末替考成大学生赚外快新渠道 价格几十元至上千

2017-01-10 08:42:43 周益帆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央广网北京1月10日消息(记者 周益帆)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临近期末,全国大学生现大部分都应开始埋头复习。不过其中一些人动起歪脑筋。近日有媒体曝光一些qq群、贴吧、论坛中出现了期末考试科目替考情况。高数、微积分、计算机等科目替考比较抢手,每科替考价格从几十元至上千元不等。与此同时,不少高年级或者已读研学生将替考变成赚外快的新渠道。大学期末替考行为如何认定?雇佣者和替考枪手都会面临哪些处罚?

记者以“替考、期末”等作为关键词,在qq群、百度贴吧及一些二手交易平台中搜索到了类似的群或者帖子,随后以寻替考为由付费加入一个qq群,群主显示为北京知名高等学校学生。记者随后与群主取得联系。

考生:微积分可以助考吗?

助考:可以,是我们这边的考试助考,大学老师比较贵。211学校300块一科,需要你自己拍题给我们老师。

考生:可以到现场考试吗?

助考:不行,现场这种很少有人做,而且特别贵。包过,不过退钱。

这类看试卷做答案的是“助考”,即帮助考试。记者质疑如果付了钱,不给答案或者过不了怎么办,对方表示如果不信任,就没有办法了,同时表示暨南大学某学院学生正在这里助考,可以给记者看考试直播过程。随后对方发来多张图片,包括学校内网的考试安排以及对应时间的qq聊天记录。助考要求考生将试卷尽量清楚,并表示试卷看不清楚老师根本没法做。

考生要求助考“等会做了一题就发一题,别做完了全发出来。”随后截图显示,该考生发了三张考试试卷图片,要求对方先做。不一会儿,助考陆续发来答案。下午3点左右,助考说,“我现在这边只有五题,老师已经做了四题了,你们别忙着抄,有时间发个题。” 随后,群里的另外几名学生陆续发了试卷图片。到4点10分,助考询问考生还有没有要做的题,没有回应之后,宣布结束。

整个做题的过程持续约一个多小时。该助考表示这是几个学生合买的答案。另外一名助考表示,记者所说的考试时间那天已经安排帮别的学校学生考试,因此没有办法提供服务,并发来一张日历图片,表示日期下面带点的,都是已经有安排的。记者看到这位助考者每个礼拜至少两天有相应安排。南方某大学王同学表示,曾经在学校内的讨论版上,看到有学生求体育考试替考,“体育课有,会在树洞上问有没有人能替考、多少钱,但期末考试专业类的社科类的没听说。”

考试视难易程度,200起多至上千。多数学生表示学校查得严格,一般不敢。“好像查出来要记过,老师会对着学生证,看本人跟学生证是否对得上,不过有的老师比较松,有的老师抽查,如果班级很大,比如80个人以上就抽查。如果小班,老师会挨个看。”人数多、检查较松的考场,往往会出现助考或者替考。在一些贴吧里有河南一所高校考生主动求替考者到现场考试,并表示只要人去、考过就行,老师不会检查。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国家考试中考试作弊或帮助他人考试作弊等行为都被视为违法,北京国浩律师事务所律师杨琨介绍,根据刑法第九修正案,在刑法第284条以后新增加了一条,作为284条之一,在国家规定的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是刑法作为国家处罚力度最大的一部法律规定只有在国家规定的考试中出现上述作弊行为才会处以上述处罚。

很多人认为,期末考试不在此类范围,不用太担心。实际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此有明确要求,在学校内学生如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严重作弊行为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对于屡禁不止的作弊事件,江苏某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表示,除了政策法规严格要求,学生自己绷紧诚信考试这根弦,恐怕还需要学校将规章制度严肃认真落到实处。学校里严肃处理这类事情,给予学生至少留校察看,如果情节严重、恶劣,直接开除,国家考试如果够刑法的比如四六级考试、研究生考试、国字头的考试,直接面临开除的处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