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书,先焚香,再沐手,后拜读。“书香”之说或源于此。 青铜峡市有这样一个书香之家,深得崇文尚德的古风余韵。12月18日,记者见到这家主人鲁忠义,得知记者为访家风而来,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开门见山地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啊!” 在4000余册书籍挤满书橱的书房,鲁老拿出一本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1954年,由新华书店发行的。我在书摊上淘到的,珍藏了25年。”老人如数家珍,一一展示他的珍藏品:100多万字的中共八大文献,线装版的《史记》,等等。 “最喜欢的还是毛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多么大气磅礴——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兴之所至,老人吟诵起来。 “书,不在于藏,在于用。”鲁忠义告诉记者,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读书更让他时刻不忘自己“从何处来”。 话说间,鲁忠义拿出自己的著作《古峡情思》《我为农民鼓与呼》。翻开书,记者看到《减轻农民负担》《农民需要新科技》等11篇反映“三农”的文章。 “我是放羊娃出身,12岁才上小学。自从背上书包,就嗜书如命。”鲁忠义回忆,从吴忠师范学校毕业之后,他先后当过教师、乡镇和机关干部,1998年从青铜峡市政协副主席职位上退居二线。“我原本就是农民的儿子,在农村工作了20多年,我和农村有解不开的缘。”老人深情地说,无论自己身处何位,都牵肠挂肚地关注农民兄弟的喜怒哀乐,甘做他们的知心人和代言人。 “这是长子鲁晋的作品。”随着鲁忠义的指引,记者看到《春风化雨》《光荣与希望》等一摞书。老人告诉记者,现任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的鲁晋,热爱读书学习更甚于他。鲁晋在给大学生和企业职工作讲座时,总是说,一个人热爱并善于阅读,才能集智慧、修养和操守于一身,成为精神健全的公民,才能对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我从家庭浓厚的书香氛围中汲取着精神营养,从而虑及书香的濡染和薪传,热切地希望人们读书不辍,社会遍地书香。”鲁晋说。 兄长鲁晋的人文理想,正是鲁兴华的志趣所在。作为鲁家长女,鲁兴华一直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20年间发表了120多万字的作品,出版了两部作品集,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梁斌小说奖”。她的小说以犀利的笔触,敏锐地反映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对平凡人生存状态的关注,是文学的责任,也是作家的使命。作品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和关注,是我最大的幸福。” “您的子女各有建树,奥秘在哪里?”记者问鲁老。 “作为父亲,在精神和灵魂上,要足以担当对子女的引领。作为子女,要志存高远、勤奋学习,脚踏实地、勤勉工作。”鲁忠义说,为人父母,以身作则,是最有力量的教育。几十年来,他带头读书学习,营造浓厚的书香气氛,全家14口人始终保持着盎然的学习兴趣,每天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已经成为鲁家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父亲希望我们成为博学多才的智者,更要成为厚德载物的仁者。”鲁兴华说,父亲在职那些年,为困难群众解决了很多就业、生活救济、子女上学等问题。退休之后,他依然为困难群体奔走呼吁,撰写提交的《为了88个“兄弟姐妹”,请书记关心我们的“救命钱”》建议,帮助一批退休职工解决了困难。在父亲的带动下,鲁家子女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收养了3个孤儿,长期帮扶两位70多岁的老人。对于子女们的善行义举,鲁忠义说:“读书人,理应以人文情怀温暖社会。” 说起人文情怀,还有一个令人激动不已的故事: 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9时30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会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文明家庭的代表们亲切握手。 这时,一位代表一时激动没站稳,眼看着要摔倒。站在一旁的宁夏代表鲁晋立即伸出手,扶了她一把。这一扶,被总书记看在眼里。总书记走过来微笑着向鲁晋伸出了温暖的大手…… 对于鲁晋而言,伸手扶人一把,是习惯,是家教养成,是人文情怀的一脉相传。 正所谓:上行,下效;存乎中,形于外。 |
相关阅读:
- [ 12-21]福州书香税务获点赞
- [ 12-14]华安实验小学书香家庭活动走进官畲村
- [ 10-30]书香漳州 全民阅读 “百家千校”图书巡展走进漳州
- [ 10-28]鼓楼举办“书香家园、悦读童年”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
- [ 10-26]龙岩市第十届“书香龙岩” 全民读书月启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