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海归潮”涌动说明什么?——2016年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侧记

2016-12-22 21:08:55 王凯蕾、黄浩苑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广州12月22日电 题:“海归潮”涌动说明什么?——2016年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王凯蕾、黄浩苑

刚刚闭幕的2016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上,“海归潮”涌动:今年中国留学人员意向回国创业就业的人数创历年新高,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占比明显提升。

回国创业就业持续增长

“中国给了我们机会。我觉得这里的土壤非常适合我们这类做基础学科企业的创业。”“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北京释码大华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晓鹏说。王晓鹏2010年从英国归国创业,他的公司专门从事虹膜识别和图像处理的市场化应用,目前已经成功拿到印度政府的国家牌照,参与印度12亿人虹膜数据库身份证系统的身份认证工作。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海外人才交流项目,2016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8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21日至22日在广州举行,1.7万个高层次工作机会向全球中国留学人员和海外人才抛出橄榄枝。自1998年开始举办,已经举办了17届。本届“海交会”覆盖包括外籍高层次人才、海外留学人员、港澳台人才、杰出华人华侨代表在内的全口径海外人才。

广州市外国专家局局长李伟雄称,“海交会”是一个缩影,在诸多利好因素影响下,近年来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出现了持续增长势头。此次交流会显示了参会人数多、回国意愿强等鲜明特点,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近7000人参会,人数比去年翻番。

是什么让“归”欲罢不能

“我们已经决定把项目落户珠三角。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是技术和产业结合的最佳创业地点。”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科研人员郑斌告诉记者,他的团队从事高分子合成和新材料研发,“海交会”期间已经连续考察了北京、上海、广州多个城市的创业环境。

有关专家分析称,除了爱国之心、家乡情结外,让留学人员对“归”字欲罢不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持续向好的政策。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海外引智的力度,加快形成人才链,打造人才集群,打造高水平现代化产业人才体系,多项配套措施保障成果得到落实。以广州为例,2016年初,广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快集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产业高端人才和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政府每年将投入7亿元、5年共投入35亿元支持‘引智’,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秦说。

二是不断增多的机遇。业内专家指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机遇新的“策源地”。以本届“海交会”为例,已有322家企业率先登陆“海交会”招聘会网络平台,为了给不能到现场参加“海交会”的海外人才搭建充分的交流平台,本届“海交会”还提供了O2O视频面试系统技术支持。

“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王晓鹏说,在全球宏观经济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了持续的支撑力。而从横向比较看,中国正通过双创、营改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是相对稳定的产业和潜在的市场机会。“珠三角拥有其他国家和地区难以比拟的完备产业链,是创业企业的强大后台支撑。”深圳前海维度新科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多说。他的企业从事纳米玻璃触控技术与高端硬件制造产业。许多认为,即使面临西方重振制造业的压力,由于产业链、市场等因素,剧烈回流很难出现。

叠加汇聚效应催动中国经济“再生长”

与“海归”蜂拥回国伴生的是,不少世界知名企业也看好中国,投资中国。

“汇丰坚定看好珠三角及整个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汇丰中国常务副行长何舜华说。2016年,全球经济低位徘徊态势尚未出现改观,但汇丰集团在全球大裁员的同时加快了对珠三角等区域的布局。

而在广州,今年以来,GE、思科等国际巨头纷纷落户。“他们看重的是广州将知识经济转化为创新动力的能力。”《财富》全球论坛执行总监倪德慕说。

得益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汇聚,中国沿海省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正在从制造高地向“创造高地”转变。2015年,广州、深圳经济逆势增长,不少经济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硅谷”正在珠三角广深一带高速崛起。

“人才和企业叠加汇聚效应正在让中国经济出现‘再生长’,在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的产业转型中,珠三角地区正在成为中国的‘新硅谷’。”何舜华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