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屠新泉:中国应主动担当全球贸易治理责任

2016-12-15 20:42:0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周冬 赵舒文  
分享到:

入世15年来,中国经济开放,发展速度惊人。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中国的GDP为1.33万亿美元,2015年达到10万亿美元,增长近8倍,在全球排名第二。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入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

在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与中国入世之初相比,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逆全球化现象明显、多边贸易体制举步维艰等复杂的因素让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错综复杂的挑战。

那么,如何看待中国入世15年取得的成就?对世界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如何应对面临的新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

屠新泉认为,入世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激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而中国的发展就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中国对全球权力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带来相对平衡的权力结构。  

中国的地位今非昔比  

中国经济时报:加入WTO对中国贸易有着怎样的作用?

屠新泉:WTO对中国来说是最有利的平台,原因基于两点:一是中国是一个具有全球贸易利益的国家,从贸易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全球性大国,我国已经成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所以,通过区域协定或其他双边协定都不足以有效保障我国贸易,而WTO是唯一的全球性贸易组织,是维护我们利益的最重要的平台。

WTO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相对比较平衡,它已经不是一个部分国家能够主导的国际组织,它有相应的比较完善的谈判和争端解决机制等,能够确保比较公平的、开放的贸易体制,这对中国非常有利。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入世15年带来哪些变化?

屠新泉:过去15年中国能快速成长,取得如此发展成就出乎预料。最大的变化还是自己的变化,最主要的就是力量的增强。

一方面,中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已今非昔比,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影响力大大提高,中国能对全球贸易治理、对WTO产生更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对中国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作用也有了更高期待。发展中国家期望中国能够发挥更大作用,能够使多边贸易体制更加平衡。发达国家期望中国能做出更大的自由化承诺,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

经过入世后15年的发展,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工业化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并且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积极参与和利用国际贸易机制,获得相当丰富的经验和人才,中国已经是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和各种区域、双边贸易机制的活跃建设者。

中国应引领制定全球经济规则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发生变化,应该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上发挥怎样的作用?

屠新泉: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要求中国更加主动承担全球贸易治理领导者的角色。当中国经济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对世界经济的依赖如此之深的时候,中国必须依靠自己去引领制定维护自身的全球经济利益的国际规则。

此外,我认为,中国是一个有全球贸易利益的国家,区域贸易协议、自由贸易战略始终是一个补充。从美国过去的经验来看,虽然它也签署了很多的双边FTA,但是对美国的贸易价值是很有限的,更多的是出于战略利益考虑。如果从维护贸易利益和投资利益的角度来说,区域贸易还不足以替代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当然,不是否定自由贸易区域战略的价值,它有特定的价值,尤其是在维护一些特定的双边关系以及战略关系上有独特的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近期,中国参与全球贸易治理应采取哪些策略?

屠新泉:从未来看,中国还是要积极推动WTO的前进,包括多哈回合的结束,多哈回合的问题仍然不可忽略,我们可以去探索如何解决。即使不能一揽子全部解决,也可以一块一块地解决,即使多哈回合有一些剩余小的问题不能解决,我们也可以认为它已经结束了。当然不能说只依赖中国,但是我们可以去推动它的谈判。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对诸边贸易谈判,我们要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我们过去对诸边谈判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犹豫,近几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像一些新的议题,中国也可以积极推动。不一定所有的WTO成员都参加,但是可以由一部分成员率先主导和推动。

此外,中国要继续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域的战略,可能需要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跟发达国家,可能需要更侧重于以开放促改革,因为他们的开放程度比较高,会促使我们进一步开放;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应侧重以开放换开放,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开放,一部分可以是非互惠的开放;跟最不发达国家以及非洲、拉美国家的合作,可以积极考虑用优惠贸易协定、PTA、“一带一路”倡议等去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贸易政策能力和供给侧能力的建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