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引擎 构建新支撑 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2016-12-08 18:53:35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晨 赵舒文 |
分享到:
|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许晓岚) 这个冬天,寒风依旧凛冽;这个冬天,春意已在晶莹的冰凌下悄然萌发;这个冬天,我们踏上一场前所未有、充满希冀的新的征程。 前不久召开的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决守住发展、生态和民生底线,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依法治区,从严推进管党治党,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是历史的选择。今后五年,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内蒙古发展战略定位、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关键时期。 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是现实的抉择。5年来,我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9万亿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超过2000亿元。面向未来,内蒙古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站在此刻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响。建设现代化内蒙古之路,我们已找准根基、明确方向、目标清晰。 夯实根基:守住三条底线,促进“五化”协同, 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奠定强大的发展基石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新常态下,内蒙古下一步该如何把握自己的经济发展脉动?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将“守住三条底线”作为全区未来5年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首要原则和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基本要求。其中,“发展底线”是前提。“守住发展底线”,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决不能让经济增长滑出底线。 这是自治区党委总结过去发展经验并准确把握自治区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研判。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付冬梅说,作为欠发达地区,内蒙古当前主要矛盾仍是发展不足,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区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新形势下,全区经济仍须保持中高速增长,必须充分用好我区发展具有较大回旋余地和巨大潜力的优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保持高于全国的中高速经济发展速度。 在强调快速发展的同时,全面发展更不可缺。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促进“五化”协同,要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深层互动。 “守住三条底线”,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基本要求;促进“五化”协同,则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必然选择。促进“五化”协同,也是打造内蒙古现代化升级版,保障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 自治区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于光军说,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实际上就等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基本的新的要求就是,要注重质量型的发展,因而提出了“五化”协同的发展方式。 据了解,近年来,内蒙古的工业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西部地区前列。2015年内蒙古的工业增加值达到7939亿多元,云计算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70万台。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在“五化”融合方面还存在依存度不紧密,互为动力不足等问题。 为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和绿色化的引领作用,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我区现代化建设。 思路明确了,下一步如何做,怎么干,才能实现全区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经济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加速转变。报告里路径明晰: ——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的实际,努力扩大需求总量,着力改善供给结构,促进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多方争取国家投资,充分激活民间投资,努力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提高投资的有效性,有力支撑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 ——加大消费供给改革和结构性调整力度,深度释放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和农村牧区消费潜力,努力扩大个性化、中高端消费需求。 ——创新对外贸易方式,增加优势特色产品出口和紧缺急需设备、先进技术、原材料进口,促进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 ——坚决有力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因地制宜消化房地产库存,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财政领域潜在风险,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聚焦短板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思想统一了,各地干劲十足: 未来5年,包头市致力于当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通辽市将着力建设自治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增速要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并以创新、改革、开放三大新动力推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守住三条底线,促进“五化”协同。自治区党委在新常态下作出的战略部署,为开创全区新常态下发展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成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发展道路的强大基石。 释放动能:瞄准主攻方向,把握重要抓手, 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注入源源不竭动力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应该选择什么发展方向,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能使自治区经济顺风顺水前行,做到“舟循川”“人顺路”? 党代会报告给出答案: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为重要抓手,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能,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 内蒙古发展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质量和效益问题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必须加快转型升级,这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主攻方向。 一直以来,我区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当务之急。 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发展“6+7”产业结构,即更加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增强竞争力。更加注重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支撑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这一规划,使乌海市致力于转型升级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心更坚定了!“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等不得、慢不得。我们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参加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乌海市代表说。 今年,乌海市重点实施的40万吨聚乙烯多联产示范项目和焦炭制气项目,进一步推动乌海市由煤焦生产加工基地向清洁能源生产加工基地转变。明年,气相二氧化硅项目、中钰镁合金轮毂及镁合金板型材项目等也将开始建设或实现投产。 “旅游+”,是此次党代会的最新热词。报告鲜明指出,内蒙古自然风光辽阔壮美、民族文化独具特色,要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推介,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把我区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乌铁红评价:“党代会报告,充分肯定了旅游业发展在推动我区产业调整和拉动经济方面的作用,也为我区旅游业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各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锡林郭勒盟旅游局副局长格日勒图说:“我们将积极打造锡林郭勒盟国家草原公园和全域旅游示范区,真正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全盟支柱产业、富民产业。” 加快转型升级,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需要抓铁有痕的决心。 报告指出,要痛下决心减少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项目拉动,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强化创新驱动,就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强化改革推动,就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强化开放带动,就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要充分发挥内联八省区、外接俄蒙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强化项目拉动,就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加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科学编制规划,打好攻坚会战,加快构建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市政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通信网七大网络体系,为我区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做好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就要在加快发展中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加快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新动力。 冲刺目标:“新跨越、新突破、新转变”, 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开创勇立潮头新局面 站在新征程的起点,新的目标清晰可见:“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未来几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是自治区党委对我区发展做出的庄严承诺。 当前内蒙古,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区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面对困难,我们直面问题、个个击破。 针对我区目前稳定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报告提出,“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西部前列。” 针对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不高等问题,报告提出,“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融入全国、走向世界,形成充满活力的全方位开放新局面。” 针对我区目前发展方式仍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报告指出,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通过构建一系列的体系,最终交汇“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新跨越、新突破、新转变”,开创这个“三新”局面,内蒙古把满腔激情凝聚在构建四大体系上—— 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我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大气力推进园区、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中集聚发展。更加注重在服务业领域培育支柱产业,尽快把服务业这块“短板”补起来。 构建一核多中心、一带多轴线的新型城镇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建设我国西部重要增长极和一流城镇群。认真实施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乌大张合作区建设。 构建富有特色、具有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强与国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加快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双创”示范基地。 构建适应发展、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构建七大网络体系,努力实现所有旗县通高速公路、重点城市通高铁、合理半径有机场,通过时空变革创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和轨道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推进油气管道建设,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我国北方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产业基地。 “新跨越、新突破、新转变”,百尺竿头的内蒙古即将迎来经济社会发展更进一步的新的快速发展期。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地已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将目标变为动力,将思路变为行动: 呼和浩特市提出,要在加快发展、开放合作、统筹城乡等方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大数据云计算为突破口,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打造好国家级呼和浩特新区。 包头市提出,要当好全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推动收入迈向中高位,保持西部地区领先、进入全国地级城市前列。打造全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为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鲲鹏展翅凌万里,逐梦扬帆再起航。今天,全新的起点,内蒙古再出发! |
相关阅读:
- [ 09-09]周强:推动司法文明交流互鉴 传递中国法治声音
- [ 07-18]中国服务业现代化的路怎么走
- [ 05-16]以“多规合一”改革实现城市现代化 加快厦门发展
- [ 05-04]凌晨4点的 城市良心
- [ 04-15]厦门将成立慢病防治中心 力争各区至少有一所三甲医院
- [ 03-25]教育现代化需要“人的意义的展开”
- [ 03-20]习近平:军队要有五种精气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