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博览 > 正文

一百亿泰铢换不走我对你的爱——记曼谷九旬奶奶坚守木屋学校七十载

2016-11-21 09:21:24 李颖 尤东婕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新华网曼谷11月21日电(记者李颖尤东婕)曼谷城中繁华的素坤蔚八巷,在周边30多层高的商场和写字楼的包围下,坐落着一栋仅有两层楼的木制建筑,这就是旺纳维特学校(Wannawit School)的所在。

仅有两层楼的旺纳维特学校被周边一堆高楼大厦包围着,是一所专收穷人家孩子的学校。(新华网记者 李颖摄)

旺纳维特学校创建于1946年,几十年来,它的样貌几乎没有改变。一片L型的开放地,从小学到初中的足球、篮球课都在这里进行,每天早上的升旗仪式也在同一片“操场”。两层没有空调的木屋就是全部的教室校舍,古老的手摇上下课铃声响起,微风拂面,送来阵阵读书声,老旧简陋的校园却是学生们的精神家园。

由于身处优越地段,在房地产商眼中,这所3莱面积(1莱合1600平方米)的学校可谓黄金宝地。校长鲁西莎玛拉(Ruchisamara)告诉新华网记者,已有多个房地产商以高价游说她出售学校土地,从1亿泰铢到1百亿泰铢(100亿泰铢约合19.39亿元人民币)不等。然而她的回答都一样:“金钱只是一张纸,而孩子们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他们需要接受教育才能成为社会栋梁。学生的未来无价。钱或许能买很多东西,但换不来旺纳维特学校!”

今年96岁高龄的鲁西莎玛拉校长,已在旺纳维特学校坚守了70个年头。

今年96岁高龄的校长鲁西莎玛拉(正中)更愿意孩子们叫她奶奶。旁边那位黑衣女士,是现年82岁的教务主任比萨麦。(新华网记者 李颖摄)

鲁西莎玛拉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在她两个月大时,父亲便因病去世了。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靠写作售书抚养他们三兄妹成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教育是件奢侈品。为了让附近的农家孩子能识字上学,母亲买下了这块地,鲁西莎玛拉便帮着母亲一砖一瓦地把旺纳维特学校修建起来,那一年她26岁。

“以前校园后面是一片大大的稻田,教室里满是稻谷的清香。每到傍晚,看着孩子们踩着小路,迎着夕阳走回家,我心里特别踏实。后来稻田上慢慢盖满房子,近些年更是四周起高楼,夕阳和稻田就都不见了。”追忆往昔,鲁西莎玛拉感慨万千。

然而,沧海桑田,初心不变。

数十年前,学校成立时第一批只有8个学生。后来,附近地方的人都听说了这所专收穷人家孩子的学校,因此慕名而来的学生越来越多,最多时曾达800多人。旺纳维特学校也成为泰国教育部正式认证的学校。不过,学校一直没有接受政府拨款,而是主要依靠自身运营。

鲁西莎玛拉告诉记者,她年轻时就因学费昂贵,不得已在朱拉隆功大学就读一年后即转学到另一所较便宜的学校,才得以修完本科学业。所以,她深知穷人孩子的求学之心。目前旺纳维特学校收取的学费与附近的贵族学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小学每学期每人为1700泰铢(约合340元人民币),初中为1300泰铢(约合260元人民币)。

仅靠学费不足以维持学校运转,鲁西莎玛拉只能变卖母亲的书籍等遗物来维持学校开支。

旺纳维特学校现有400多名学生,30多名教师。二年级学生农万(Nongwan)来自外府,她的父母亲就在学校所在的巷口贩卖水果。农万告诉记者,他们班上的孩子大多都是外府来的,有的同学曾在公立学校上学,有被来自曼谷的同学欺负嘲笑的经历,而在旺纳维特学校,伙伴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农万说,她爱这里,她爱奶奶……

农万口中的“奶奶”正是老校长鲁西莎玛拉。她的家就在学校的一侧,在这里她送走了她的母亲。老校长终身未婚,亦无子嗣,但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芬芳桃李,她与孩子们师生情深,彼此间视若亲人。

我们看到,客厅书架上摆满了鲁西莎玛拉与学生们的合影,她抚摸着那些发黄的老照片,介绍着学生们取得的成绩,兴致勃勃,如数家珍。窗外淡淡的阳光照在她幸福的脸上,岁月的印记舒展开来,与照片里那些过往渐渐重叠。从豆蔻年华到垂暮之年,这所学校记录了她用一生书写的史诗。

每当有学生大学毕业或每逢教师节,孩子们都会回“家”来找“奶奶”。学生们成才后回馈学校,或捐赠物资,或帮助修缮校舍。现年82岁的教务主任比萨麦(Pisamai)说,这里的老师也大部分毕业于本校,都是鲁西莎玛拉校长看着长大的穷孩子。虽然外面的世界灯红酒绿,多姿多彩,但总有人选择回到学校,与老校长一起,将旺纳维特学校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